“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述评——以WTO相关规则为参照系
[Abstract]:The "US tire protection case against China" is the first case of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 against Chinese products to start the WTO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Although the special safeguard mechanism for Chinese products has formal legitimacy, its essence is contrary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WTO, such as free trade, non-discrimination and so on.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pecial safeguard measures initiated by the American 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 on the tires involved in China's import to the United States, there are unreasonable opinions on many problems such as import increase, domestic industry, material damage and causality, and so 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tocol on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and the relevant rules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China should refute and object to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igation and ruling in the dispute settlement procedure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 addition, our country should perfect domestic legislation, make good use of trade relief action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to seek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special safeguard actions that may be taken by other WTO members.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复旦大学;
【分类号】:D99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振沧,黄秀梅;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与对策[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聂资鲁;;后配额时代我国应对欧盟对华纺织品特保措施之法律对策[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2期
3 王绍媛;特保措施的应对策略[J];国际经贸探索;2004年06期
4 钱磊;论特保条款中几个主要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白明,苏方鹏;美国“201条款”与WTO保障措施实质要件与适用效力之比较分析[J];河北法学;2002年S1期
6 陈立虎,杨向东;论“未预见的发展”作为启动保障措施的条件[J];时代法学;2004年01期
7 张桂红,张辉;WTO《保障措施协议》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探讨[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8 陈立虎,杨向东;“未预见发展”的条件属性[J];法学研究;2004年03期
9 张刚;WTO中的保障措施——由美国对钢铁进口启动“201条款”所引发的思考[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10 白巴根;;“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条款”中的“市场扰乱”概念的解释问题[J];太平洋学报;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玉婷;;中美欧贸易报复制度之比较研究[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肖又贤;WTO保障措施制度理论与争端解决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贾希凌;涉外经济管制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3 李娟;WTO框架下的特别保障措施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5 陈海波;WTO对RTAs的法律约束[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剑松;保障措施规则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5年
2 李钢;我国入世与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制度[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韩尚武;论WTO服务紧急保障机制的建立及我国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何剑利;WTO保障措施协议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3年
5 陶云刚;WTO保障措施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王俊;美国贸易法201条款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杨向东;论“未预见的发展”作为启动保障措施的条件[D];苏州大学;2003年
8 吴艳蕾;WTO保障措施机制中的补偿与中止减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朱雷;世贸组织保障措施制度法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彭慧;入世后我国实施保障措施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253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5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