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的理论构想

发布时间:2018-10-11 15:21
【摘要】:法律机制作为维护全球金融稳定的有效工具应当具有组织性、系统性、协调性和可预见性等特征。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缺失是导致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构建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应当成为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这既是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维护国际公共利益的需要,又是开展早期预警实践、防范系统性危机的需要,也是推行国际金融监管协作、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需要。金融稳定理事会的成立为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平台。一个合理而有效的全球金融稳定法律机制应当至少包括全球金融体系脆弱性评估机制、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机制、国际标准实施协调机制和跨境风险应急管理机制。
[Abstract]:As an effective tool to maintain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legal mechanism should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rganization, systematization, coordination and predictability. The lack of a legal mechanism for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factor leading to the rapid evolution of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to a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gal mechanism for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should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ystem after the crisis, which is not only the need to respond to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and safeguard the international public interest, but also the practice of early warning. The need to prevent systemic crisis is also the need to promot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upervision cooperation and reshape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ord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Council provides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the formation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legal mechanism. A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legal mechanism for global financial stability should include at least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mechanism of the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gulatory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enforc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nd a cross-border risk emergency management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09年度重点研究项目“危机后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法律路径”(项目批准号:09AFX004)的研究成果 武汉大学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构建国际金融稳定机制的法律问题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D99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仁真;刘真;;金融稳定论坛机制及其重构的法律透视[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学安;张玉龙;;论金融危机背景下离岸金融的监管[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张玉龙;;离岸银行业务的国际监管法律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3 黎四奇;对我国银行监管法律体系的评析与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4 罗国强;;跨国银行风险监管中的法律问题——评“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交易案”[J];法学;2008年03期

5 李谷硕;刘天姿;;从WTO看《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审慎监管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年05期

6 包洁;;论中国的外资法人银行导向政策[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7 邓彦琪;;完善我国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0期

8 孙雪;;试论WTO对人民币汇率争议的管辖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4期

9 叶辅靖;;金融开放与金融安全[J];国际政治科学;2006年04期

10 姜琳;;浅谈国际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路径及其对我国的影响[J];经营管理者;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茜;;中国股票融资国际化法律监管刍议[A];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经济法:中国的视角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辉宇;境外企业境内股票发行与上市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罗晋京;论跨国银行法律规制对国家主权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9年

3 袁国际;期权合同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刘轶;论欧盟金融服务法的基本原则[D];武汉大学;2006年

5 张学森;金融综合经营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飞;论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工具创新的法律风险控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赵舒;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D];贵州财经学院;2009年

3 罗洁;外资银行经营风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孙雪;WTO框架下的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5 祁超;我国外资银行市场准入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晓蕾;巴塞尔协议体系下跨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监管[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7 张鑫周;试论金融危机下中国金融监管法制的改革与完善[D];复旦大学;2009年

8 戴恩潮;境内企业海外上市持续信息披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9 徐文敏;外资银行并表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谢明亮;外资银行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И.斯捷潘诺夫,石健;论宪法中政治和法的相互关系[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8期

2 孙皓晖;法制在改革和开放中的历史地位[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4年04期

3 徐逸仁;黄振亚;;试论社会主义法制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4 Γ.利年布尔格,常庆;一项迫切需要的研究成果——评Б·普金斯基著《经济关系中的民法手段》一书[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5期

5 吴志攀;;石油降价与石油出口国的对策和法律机制[J];法学杂志;1986年05期

6 李永庆;苏联科学院国家与法研究所[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7年02期

7 魏海波;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制建设[J];法学;1987年10期

8 陆南泉;对苏共中央六月全会的几点分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1987年10期

9 张树华;现阶段苏联的法制建设与改革[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1987年03期

10 龚津航;;关于企业质量管理立法的探讨[J];现代法学;198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邦宇;;关于行为法学研究的若干问题[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2 章若龙;杨一平;;行为法学与法行为学[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3 陈家宏;;依法推进西部大开发 保障可持续战略实施[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张璐;;论环境资源法经济激励机制[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5 黄维贤;;老年权益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A];养老与社会保障——第七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王晓冬;;中美水污染防治法比较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黄政;;循环经济的实现模式及法律机制探讨[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朱伟;陈党;;完善法律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以构建和谐社会[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陈德敏;董正爱;;矿区生态环境补偿法律机制构建的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10 向文;;中国矿产资源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研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朱维究;法律机制下的“公仆”才是真正意义的“公仆”[N];北京日报;2000年

2 长天;回顾我国器官移植发展历程[N];医药经济报;2000年

3 于安;市场竞争是政府采购的核心机制[N];中国财经报;2001年

4 于安;竞争失灵与法律机制[N];中国财经报;2001年

5 李文玺;反倾销法的构成和演进[N];中国贸易报;2001年

6 实习记者 思 远;上市公司要引进独立董事制度[N];中国证券报;2001年

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 吕忠梅;地方政府该做什么[N];法制日报;2001年

8 红波;技术创新离不开知识产权保护[N];河北日报;2001年

9 省司法厅党委书记、厅长 鲁德喜;健全法制 预防和治理司法腐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10 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 莫纪宏;综合治理“权力寻租”[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彦平;中小股权保护的制度基础[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司伟;证券交易履约保障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胡利玲;困境企业拯救的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胡岩;财团法人法律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宁隽;洗钱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2 曾好;寿险投资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李万红;竞争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英超;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分权制衡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5 冯小光;银行信用风险的法律控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范勇;论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的内部监督法律机制及其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范湘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8 宣玮;从探索到规范[D];苏州大学;2002年

9 陈舒婧;论经营判断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10 黄昕;风险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64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264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4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