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国籍与人才竞争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transnational mobility has become a common phenomenon. More than 200 million people live and work outside the country of birth, accounting for 3 percent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This cross-border flow is an important factor supporting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hold an open attitude. However, if the outflow or inflow is one-way and becomes a loss or naturalization of naturalization, the
【作者单位】: 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欧美同学会;
【分类号】:D998.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前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开辟的前提——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解决[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0年04期
2 刘正英;周恩来对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的贡献[J];中共党史研究;1998年03期
3 程希;1954年前后中国解决与印尼“双重国籍”问题的外交形势[J];南洋问题研究;2004年03期
4 刘国福;梁家全;;国际国籍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籍法的渐进改革[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成之北;;新中国为何取消双重国籍制度[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0年06期
6 肖永平;郭明磊;;论国籍观念的演进与国籍法的变革[J];法学评论;2007年06期
7 孙俊华;;周恩来解决华侨双重国籍问题[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07年12期
8 一凡;;新中国取消“双重国籍”始末[J];政府法制;2011年04期
9 生雅利;;中国的国籍法原则刍议[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1期
10 ;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就公布关于双重国籍问题的条约的实施办法对印度尼西亚安塔拉通讯社记者苏维多的谈话[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60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清华;;提高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 迎接入世人才竞争[A];WTO与我国农业系列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刘国福;梁家全;;境外国籍法的新发展与中国国籍法的渐进式改革[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凤艳;;对我国现行国籍管理制度的思考[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郑军;;宪政视角看双重国籍设定的可行性[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程希;;试论中国放弃“双重国籍”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A];“东南亚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张玉华;于洪川;;知识经济条件下科技人才竞争与策略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科技期刊编辑学术论文集[C];2004年
7 贾海涛;;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移民潮及其政治、经济影响[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吴t熽,
本文编号:2303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303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