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先前上诉机构裁决的地位——专家组职能行使的视角
[Abstract]:The final determin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mport of stainless steel from Mexico i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previous zero case: the panel of experts reached the same conclusion with regard to the same legal claims made by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ppellate body again annulled it on the same grounds. However, the Panel refused to follow the previous Appellate body ruling and found it based on the theory that had been explicitly rejected by the previous Appellate body decision, which made the basic question of the precedent of the appellate body ruling rekindled. Scholars and members of WTO in practice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whether the panel should follow the previous decision of the appellate body (especially when the question is the same). To solve this problem, first of all, it is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status of the previous Appellate body ruling. Whereas previous decisions of the appellate body are not binding precedents, the interpretations in previous decisions of the appellate bodies are not 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s and do not constitute subsequent practice as an argument advanced by the parties or in support of their claims, In exercising its objective assessment function, the Panel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pretation of previous decisions of the appellate body, but whether or not it follows also concerns related issues such as "legitimate expectation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南京大学2011年度文科青年基金项目“先例与否:WTO上诉机构裁决的拘束力” 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
【分类号】:D996.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勇;试论WTO规则在我国的统一实施[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王鑫;;从国际法的角度分析琉球法律地位的历史变迁[J];研究生法学;2009年02期
3 何志鹏;;中国国际法学30年:成就与经验[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4 吴凡;;论我国外资国民待遇参照对象的重新定位[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王利民;;外国人法律地位制度的法理思考[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王利民;;论外国人私法地位的本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肖永平;孙玉超;;论现代国际航空法的自由化趋势[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8 曹玉华;;解读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国家主权[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石小娟;;创新社会管理与建设法治城市——论外国人管理法律机制的构建[J];法学杂志;2011年S1期
10 冯兵,黄涧秋;论WTO争端解决活动中的法律解释[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曲波;;国际法上海盗罪的认定与惩治[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王志坚;邢鸿飞;;国际河流法刍议[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黄素梅;;论迟到的保留[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4 张宏乐;;《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的国际法解读[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5 侯中军;;不平等条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之一——条约概念与近代中国的实践[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6年卷[C];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迪;北极地区外大陆架划界法律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聂云鹤;论关于海盗的国际法规则及其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媚;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岛屿的界定[D];湘潭大学;2010年
4 祝建业;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国际人道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杜娟;构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域污染防治机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6 郭明杰;海盗行为之国际法探究[D];烟台大学;2010年
7 吴丰;论国际法对海盗行为的规制[D];西北大学;2011年
8 杨馨淼;论双边投资条约保护伞条款的适用范围[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秋玲;解决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议之原则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娄智宇;中日东海划界问题的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506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35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