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习惯国际法“持续反对原则”适用条件探究

发布时间:2018-12-24 13:47
【摘要】:持续反对原则的适用条件对于理解和操作国际习惯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则意味着习惯可以在全人类与一国利益、多国与一国意志、普遍国际规范与特殊国际规范之间营造平衡,因而对于国际法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对于持续反对原则的适用条件很难给出有效的界定,作为现代国际公法理论的理性选择路径则为持续反对原则提出了不同的博弈理论。戈德史密斯与波斯纳、爱德华.斯韦恩、诺曼和特拉奇曼、安德鲁.古兹曼在先后接续的研究中借鉴并发展了习惯国际法实施中持续反对原则的适用条件:在时间上,持续反对仅在习惯规则出现的过程中可以主张;对于不同类型的习惯而言,宜根据习惯的不同强度提出对于持续性的要求。
[Abstract]:The condition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ous opposition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understanding and operation of international custom, which means that custom can be of the interest of all mankind and of one State, of which there is a will of many States, The balance between universal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special international norm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ule of law. It is difficult for the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law theory to define effectively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ous opposition. As a rational choice path of the modern theory of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different game theory is put forward for the principle of persistent opposition. Goldsmith and Posner, Edward. Wayne, Norman and Tragman, Andrew. In successive studies, Guzman drew lessons from and developed the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ous opposition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ustomary international law: in time, persistent objection can only be claimed in the course of the emergence of customary rules; For different types of habits, it is advisable to put forward the requirement of continuit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trength of habits.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法学院;
【基金】:2011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国际法治:全球变革与中国立场》(项目编号:11JHQ015) 2010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29)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江海平;;国际习惯法规范构成机制[J];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车丕照;;我们可以期待怎样的国际法治?[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3 何志鹏;;国家观念的重塑与国际法治的可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4 何志鹏;;国际法治:一个概念的界定[J];政法论坛;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那力;杨楠;;“国际法治”:一种手段而非一个目标[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何志鹏;;主权:政治现实、道德理想与法治桥梁[J];当代法学;2009年05期

3 何志鹏;孙璐;;世界正义的发展与主权利益的选择——国际人权司法化与中国立场[J];当代法学;2011年03期

4 何志鹏;孙璐;;贸易公平与国际法治:WTO多哈回合反思[J];东方法学;2011年02期

5 何志鹏;崔悦;;国际人权监督的理论分析与制度审视[J];东方法学;2012年01期

6 蔡高强;胡斌;;论打击海盗语境下的国际法治[J];法学评论;2010年02期

7 单辉;;国际习惯与国际条约作为国际法渊源之比较[J];法制与社会;2011年35期

8 何志鹏;;国际社会的法治路径[J];法治研究;2010年11期

9 何志鹏;崔悦;;国际人权法治:成就、问题与改进[J];法治研究;2012年03期

10 叶寒冰;;我国区际警务合作机制研究[J];公安研究;2010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2 薛狄;国际法对生物燃料问题的多维规制[D];吉林大学;2010年

3 刘艳娜;国际私法的适当主权论[D];吉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于喜华;从国际法治视角探析欧盟法律体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岳同珍;当代国际法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艳芳;论国际刑事法院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关系[D];湖南大学;2010年

4 崔悦;国际人权监督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隽薪;国际投资法律体制下的东道国人权保护困境及其应对[D];吉林大学;2012年

6 梁晓元;反腐败国际合作的国际法问题与完善[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7 朱嫣然;气候正义的困境及其法治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林;法治的理念、制度和运作[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何志鹏;;人的回归:个人国际法上地位之审视[J];法学评论;2006年03期

3 汪自勇;对个人国际法主体地位的反思——对新近国际法主体理论之简要分析[J];法学评论;1998年04期

4 张胜军;;试论当代国际社会的法治基础[J];国际论坛;2007年02期

5 郭玉军;李洁;;论国际法中文化与贸易冲突的解决——以2005年UNESCO《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为中心[J];河北法学;2008年06期

6 车丕照;国际法规范等级化的趋势及其影响[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02期

7 何志鹏;;全球化与国际法的人本主义转向[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8 何志鹏;;国际法治:全球化时代的秩序构建[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9 车丕照;身份与契约——全球化背景下对国家主权的观察[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5期

10 张丽华;非零和博弈——国家主权和国际组织关系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薇;WTO规则与我国外资国民待遇制度的适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徐建伟;谈谈国际条约的国内法效力[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02期

3 黄锡生,黄福辉;论WTO环境保护例外的适用[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廖扶摇,刘健;论国际条约在中国的适用[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健男;;《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中的几个问题[J];商场现代化;2006年07期

6 陈妙英;;国际惯例的若干问题研究——兼议国际惯例在我国民法典中的立法问题[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7 王海平;;关于武装冲突法适用的几个问题[J];当代法学;2008年06期

8 张帅梁;;或引渡或起诉原则理论探讨及实务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韩敏,陈燕宁,史威;国际商事仲裁程序的法律适用[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10 张楠;涉外知识产权仲裁中的法律适用[J];中国对外贸易;200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立虎;杨向东;;论“未预见的发展”作为启动保障措施的条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2 荆珍;;风险预防原则在WTO法中的体现及适用[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林欣;论外逃腐败犯罪嫌疑人的引渡问题[N];法制日报;2005年

2 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 宫桓刚;主动权仍在发盘人手里的两种情况[N];国际商报;2004年

3 刘金林;在法律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世界共同法[N];检察日报;2004年

4 ;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5年

5 刘东;中国-东盟自贸区保障措施条款解读(一)[N];国际商报;2006年

6 王海平;“先发制人”:对现存国际法的颠覆[N];光明日报;2006年

7 卡洛斯·克里亚 本文作者Carlos Correa教授系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知识产权、科技政策与管理学院主任;药物可及性问题急需TRIPS框架下的解决方案[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7年

8 朱景文;一种博弈:在人权和知识产权之间[N];法制日报;2007年

9 宋阳威;欧盟修改进口宠物食品法规[N];中国国门时报;2008年

10 扬州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学2005级硕士研究生 陆一;债务人治愈权:“另类”的合同履行障碍救济形式[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孟昭文;论我国民商事判决在域外的承认与执行[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保延宁;我国适用WTO国民待遇原则的法律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坤;外国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条件问题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2 姚敏;区际法院判决承认与执行的条件及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陆静;论条约在我国的执行[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王艳玲;商人习惯法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D];吉林大学;2008年

5 程保志;从欧洲法院的判决看WTO法在欧共体的适用[D];武汉大学;2005年

6 连洪涛;我国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制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7 王颖;国际私法领域国际惯例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韩薇薇;国际保理基本法律问题及其在我国的适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刘坤坤;《SPS协定》中风险评估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10 苏洪春;不方便法院原则探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390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390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d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