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实践中海域划界与共同开发的替代和共存模式

发布时间:2019-01-06 17:54
【摘要】:海上划界涉及到沿海国家重大海洋权益。共同开发作为划界前的一种临时安排,与海上划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海洋划界与共同开发有2种基本的存在形式,即:替代、共存,具体又可分为5种存在模式:(1)替代;(2)共存;(3)既替代又共存;(4)先替代后共存;(5)共存或潜在共存。
[Abstract]:Maritime delimitation involves major maritim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oastal countries. As an interim arrangement prior to demarcation, joint development is closely related to maritime delimitation. There are two basic forms of existence in maritime delimitation and co-development, namely, substitution, coexistence, 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modes of existence: (1) substitution; (2) coexistence; (3) substitution and coexistence; (4) coexistence after first substitution; (5) coexistence or latent coexistence.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信息中心;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耀光,韩增林,安筱鹏;中国与海洋邻国间海域划界问题的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耀光,王圣云,宋欣茹,耿雅冬;大陆架在国家可管辖海域划界问题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年03期

2 张耀光,刘岩,王艳;中国海疆地理格局形成、演变的初步研究[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任亚先;中日东海争端与中国海洋权益[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丁肇锋;海洋划界规则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马秋;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张耀光;中国的海疆与我国海洋地缘政治战略[J];人文地理;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苗;李黎;;《斯瓦尔巴德条约》及南沙问题对其的借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金永明;;论南海问题特质与海洋法制度[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3 胡德坤;杜婧文;;二战后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国际合作与争端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1年05期

4 袁古洁;;中越北部湾海域划界对中国的影响[J];新经济;2002年Z2期

5 王玫黎;宋秋婵;;论新形势下钓鱼岛争端的解决策略——以法律手段为视角[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3期

6 谢晓军;;从南海风波不断看美国插手背后图谋[J];老年人;2011年08期

7 王年华;;谁在侵占南海诸岛[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2期

8 匡增军;;2010年俄挪北极海洋划界条约评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亚芸;;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景——兼评国际社会解决南海争端的提案[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2 王瑞敏;刘怀山;;地球物理划界与海洋权益保护[A];国家安全地球物理丛书(五)——地球物理与海洋安全[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永明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分层次解决海洋问题的必由之路[N];东方早报;2010年

2 李安民;维护我国海洋权益之对策思考[N];中国海洋报;2008年

3 邵水清;警惕美韩联合军演背后的阴谋[N];中国矿业报;2010年

4 许森安;应准确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N];中国海洋报;2010年

5 记者 吕欣 通讯员 秦雨;中越北部湾双协定平稳实施两周年[N];广西日报;2006年

6 傅铸;日本建再多码头 冲之鸟也只能是“礁”[N];国防时报;2011年

7 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 张惠荣;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海洋纷争[N];中国海洋报;2005年

8 记者 文婧;东海:中国的立场和日本的盘算[N];经济参考报;2011年

9 际文;守护蓝色的海洋[N];法制日报;2005年

10 记者罗春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20周年纪念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秋竺;争议区域石油资源共同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姜延迪;国际海洋秩序与中国海洋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响;国际法视野下的中国海事行政执法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4 庄炜;大陆架划界的国际法原则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5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康文中;大国博弈下的北极治理与中国权益[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鑫欣;南海海洋资源共同开发法律机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2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赵媛;南海油气田资源开发的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宋冬;共同开发制度与南沙问题[D];外交学院;2005年

5 吕亚楠;北极资源开发的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6 李崇政;“南海诸岛问题”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7 马超;论岛屿制度与国际海洋划界[D];贵州大学;2007年

8 常明霞;论海洋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基础[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丁肇锋;海洋划界规则与实践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董先雨;中日东海划界国际法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3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03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7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