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商标国际注册问题研究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97.1;D923.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春;;英国的商标保护[J];国际贸易;1982年12期
2 储育明;;“名牌易名”现象及其对我国商标立法的影响[J];法学杂志;1991年02期
3 鲍云海;殷小平;王烨;;“金苹果”生出一堆孪生亲兄弟——商标保护引出新话题[J];广告大观(综合版);1997年08期
4 ;信息广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09期
5 唐广良;;注册不应是商标保护的前提(上)——从蒙牛“酸酸乳”案谈起[J];法人杂志;2006年06期
6 宋伟玲;杨诚;;商标抢注刍议[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吴新华;;“CROSS”商标异议复审案例点评——兼谈商标评审法律文书的写作[J];中华商标;2007年06期
8 范红霞;;商标保护与打击假冒商品[J];法制与社会;2008年07期
9 赵靖寅;;非视觉商标应纳入商标法的保护范围[J];中华商标;2010年12期
10 布鲁斯·普罗特,白鹰;商标保护的趋势[J];中华商标;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益平;;从TRIPS协议看我国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的不足[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陈红丽;范雅婷;李玉;;论商标保护与实施品牌战略的关系[A];中国商品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志宏;;中国企业商标在国际市场上的维权和保护[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何俊;;房地产商标权保护现状分析[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5 姚兵兵;;谈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专利法研究(2007)[C];2008年
6 余丽萍;;论驰名商标国际保护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沙海涛;;中美驰名商标保护制度比较[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8 徐国文;;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医药行业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A];全国中药饮片GMP认证与现代化技术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9 董保霖;;谈谈专利与商标的联系[A];专利法研究(1995)[C];1995年
10 李顺德;;工业品外观设计保护制度的发展[A];专利法研究(1999)[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晓波 记者 徐光胜;“哈药”成为国际商标[N];哈尔滨日报;2010年
2 项冬;商标怎样在国外取得保护[N];西部法制报;2011年
3 ;商标璀璨耀江淮[N];安徽日报;2010年
4 布雷特·海文纳(B·Brett Heavner);中国公司应如何在美国申请商标保护[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5 王国明;商标保护力度明年将全面加强[N];中国工商报;2003年
6 冰湄;如何在国外获得商标保护[N];福建工商时报;2001年
7 记者 金鹏 通讯员 于超;商标保护 何时不再“慢半拍”[N];嘉兴日报;2008年
8 温越岭;商标保护事关企业大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刘永 通讯员 梁小平;构建高效便捷的商标保护机制[N];中国工商报;2009年
10 邓颖芝;东莞可园的商标保护[N];中国文物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湛茜;非传统商标国际注册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2 徐聪颖;论商标的符号表彰功能[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3 陈武;“问题知识产权”的有效性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小武;商标反淡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5 蔡祖国;知识产权保护与信息自由的冲突及其协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潘晓宁;商标权限制制度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建锋;论TRIPS协定下商标注册制度[D];复旦大学;2009年
8 姚洪军;驰名商标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9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刘勇;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及制度创新[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文婷;颜色商标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蔚海娇;商标侵权中“商标近似”之认定[D];山东大学;2010年
3 于冲;网络空间中商标冒用行为的刑法学思索[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4 徐子越;商标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5 李兆玉;商标保护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6 张江;商标反向混淆的认定及民事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晓兰;商标显著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8 王威;中华老字号商标国际保护的法律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9 江淑莹;论“第二含义”商标[D];宁波大学;2010年
10 殷洪建;商标的显著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31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03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