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法律与政策层面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3 21:25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消融的推动下,北极治理问题日益突出。《海洋法公约》、北极理事会等相关治理机制的不足与缺陷使得构建与完善北极治理机制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议题。在北极治理机制的构建上,国际学界目前存在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自上而下"地拟制《北极条约》,另一种则是强化现有治理机制在领域性与功能性问题上的治理。对此,中国应立足于实现本国利益和各国共同利益的统一,从而推动该地区国际合作和治理机制的完善,并最终为北极的和平开发和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Abstract]:The issue of Arctic governanc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driven by global warming and the melting of Arctic sea ice. The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The deficiencies and defects of the governing mechanisms such as the Arctic Council make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Arctic governance mechanism become a widespread concer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rctic governance mechanism,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models i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circles at present, one is to draw up the Arctic Treaty from the top down, the other is to strengthen the governance of the existing governance mechanism in the domain and functional issues. In this regard, China should base itself on the unification of its own interests and the common interests of all countries so as to promote the perfe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governance mechanisms in the region, and ultimately make due contributions to the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he Arctic.
【作者单位】: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
【基金】: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资助 作者主持的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联合项目“中国与北欧国家北极双边战略合作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志云;;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跨学科研究:回顾与展望[J];武大国际法评论;2011年01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杰豪;;国际和谐与国际法的“系统平衡论”——权力、利益与道德的范畴[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彦志;打开国际制度的黑箱:国际法学的跨学科贡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罗伯特·O·基欧汉 约瑟夫·S·奈;多边合作的俱乐部模式与WTO[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3 樊吉社;合力化解“裁谈”僵局[N];人民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张慎思;信任、责任与期望[N];法制日报;2010年

5 刘志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研究生长点:概念、方法与材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何易;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话语整合与方法融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宏松;国际防扩散体系中的非正式机制[D];复旦大学;2007年

2 苏晓宏;变动世界中的国际司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青鹏;集体安全法与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完善[D];暨南大学;2006年

2 肖建文;国际机制与马来西亚海权的建构及维护[D];暨南大学;2010年

3 高美华;论当代美国国际法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子嘉;论打击索马里海盗国际军事合作机制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逸畴;论北极地区之国际法治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邓志波;相互依存的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下TRIMs协议前景探析[D];烟台大学;2008年

7 李道进;环境贸易措施概念的定义及其评析[D];福州大学;2006年

8 吴佳丽;反网络洗钱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贾翔龙;国际法中灭绝种族罪法律问题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唐隽;论免受迫迁权的确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14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14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e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