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6 15:29
【摘要】:南沙群岛是位于南海最南端的一椭圆形的珊瑚礁群,两千年前中国人就在南海航行,在航行中发现南沙群岛,在南沙群岛附近的海域从事生产与经营,长期以来,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均得到南海周边各国的承认,在法理上南沙群岛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南沙群岛未成为各方关注的对象。但自从南海海域发现油气资源后,南海周边各国纷纷觊觎南海油气资源,并不断武力强占南沙群岛,大肆开采附近海域油气资源,才开始产生南沙群岛主权争端问题(简称南沙问题)。 南沙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很多,有本身自然资源、历史、安全战略方面的原因,又有中国近现代未对其有效控制的原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颁布与实施,区外大国的插足手使南沙问题解决起来更加复杂。针对南沙问题,本文在查阅了大量书籍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法理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而共同开发将是解决南沙问题最佳的途径。 在论述我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方面,本文搜集大量的历史资料,主要是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经营开发及最早并连续不断行使管辖方面的资料证明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驳斥南海周边各国的主权主张,从反方面证明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从禁止反言及时际法角度研究南沙问题,认为南海周边各国违反禁止反言原则,时际法也支持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最后从我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方面进一步佐证我国对南沙群岛拥有不容争辩的主权。 共同开发将是解决南沙问题最佳的途径,本文首先研究了国际社会共同开发的案例,查阅其他学者关于共同开发的论述,了解什么是共同开发,开同开发有什么特点,研究搁置争议共同与南沙的共同开发,法理分析周边各国及西方学者关于南沙共同开发的论述,最后对南沙共同开发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Abstract]:Nansha Islands is an oval-shaped coral reef group located at the southernmost tip of the South China Sea. Before the year 2000, the Chinese saile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iscovered the Nansha Islands during their voyage, and engaged i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the waters near the Nansha Islands, and for a long time, The exercise of sovereignty by successive Chinese governments over the Nansha Islands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In jurisprudence, the Nansha Islands is a part of China's territory, and the Nansha Islands have not become the object of concern. However, since the discovery of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countrie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have coveted the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continue to seize the Nansha Islands by force and exploit oil and gas resources in the nearby waters. Only then began to produce the sovereignty dispute of the Nansha Islands (abbreviated as Nansha problem). The Nansha problem is caused by many reasons, including its own natural resources, history, security strategy, and China's lack of effective control over it in modern times, and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The solution to the Nansha problem was made more complicated by the interlude of the major powers outside the region.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Nansha,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books and documents, makes an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 and jurisprudence, and holds that China ha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the Nansha Islands. The joint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Nansha problem. In discussing China's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the Nansha Islands, this paper collects a great deal of historical data, mainly the earliest discovery and the earliest naming of the Nansha Islands in China. The earliest ope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the earliest and continuous exercise of jurisdiction are evidence of China's sovereignty over the Spratly Islands. Refuting the claims of countries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proves that China has sovereignty over the Nansha Islands. Based on the study of Nansha problem from the angle of prohibition of iron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violate the principle of estoppel, and the law of time also supports China's sovereignty over the Nansha Islands. Finally, the recognition of our sovereignty over the Spratly Islands b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further corroborates our indisputable sovereignty over the Spratly Islands. Joint development will be the best way to solve Nansha problem. First of all,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ases of joint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ooks up other scholars' discussions on joint development, and understands what is common development and what a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opening up and developing with each other. This paper puts aside the dispute and the common development of Nansha, analyzes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co-exploitation of Nansha by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and the western scholars,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mode of the co-exploitation of Nansha.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楚;;南沙,中国的神圣领土[J];文史博览;2011年09期

2 单之蔷;;我从内心深处坚信: “南沙群岛”是中国的[J];珠江水运;2010年11期

3 张菲菲;;浅析南海主权之争——从国际法视角探讨[J];神州;2011年17期

4 孙建设;辛立;;南沙群岛的主权纷争与发展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情况;1996年01期

5 李金明;;中国南海主权:清朝就已形成[J];共产党员;2011年11期

6 王年华;;谁在侵占南海诸岛[J];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22期

7 何苗;;南沙群岛海域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现实分析[J];学术探索;2011年04期

8 郑巍;;浅析国际法视野下的南海问题[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9 杨肇林;杨东晓;;共卫南海[J];看历史;2011年07期

10 金永明;;论南海问题特质与海洋法制度[J];东方法学;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文欢;詹美珍;孙杰;孙金龙;姚衍桃;刘再峰;;南沙群岛礼乐滩海域工程地质环境分析[A];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生态环境脆弱区工程地质”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李金明;;南海争议区油气资源共同开发的实行前景[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陈亚芸;;南海“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前景——兼评国际社会解决南海争端的提案[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卢博;潘福林;张福生;黄韶健;李赶先;;南沙群岛海底声学性质:分析与研究[A];第六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五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5 尹健强;陈清潮;谭烨辉;张建林;;南沙群岛渚碧礁浮游动物群落特征[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陈清潮;尹健强;黄将修;;南沙群岛渚碧礁歪水蚤一新种[A];甲壳动物学分会成立20周年暨刘瑞玉院士从事海洋科教工作55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关于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尽快改市(县)政权建制的建议——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专家建议之二[A];2005年全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论坛论文集(续集)[C];2005年

8 孙宗勋;黄鼎成;;南沙群岛珊瑚砂工程性质研究[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周文彰;;海南:南海资源开发基地[A];2001中国经济特区论坛:WTO与特区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贾琳;;东北地区国际河流的流域共同开发机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方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N];人民日报;2009年

2 记者 孙奕 何宗渝;中国重申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的主权[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3 ;重申对黄岩岛和南沙群岛拥有主权[N];珠海特区报;2009年

4 ;外交部重申我对黄岩岛南沙群岛主权[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对越南组织赴南沙群岛旅游表示强烈不满[N];人民日报;2004年

6 邓韶勇;海南调查南沙群岛中上层鱼类资源[N];中国渔业报;2010年

7 黄力颖;菲律宾正把南沙群岛变成居民区[N];东方早报;2005年

8 胡亮;中韩将探讨共同开发第三国市场[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9 江山邋高玉林 王卫东;观众感言“高脚屋”[N];人民日报;2007年

10 李劲松;解密海上要塞太平岛[N];中国国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秋竺;争议区域石油资源共同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陈韶阳;南沙群岛价值分类评价和开发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余克服;珊瑚记录之近50年南沙群岛高分辨率气候变化[D];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0年

4 王新志;南沙群岛珊瑚礁工程地质特性及大型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8年

5 郭渊;南海地缘政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李昌新;海权与国家安全[D];暨南大学;2006年

7 石家铸;海权与中国[D];复旦大学;2006年

8 于向东;古代越南的海洋意识[D];厦门大学;2008年

9 谭峰屹;钙质砂声发射试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10 江浩;钙质砂中桩基工程承载性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立铨;南沙群岛主权争端的国际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宋冬;共同开发制度与南沙问题[D];外交学院;2005年

3 叶鑫欣;南海海洋资源共同开发法律机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迟远达;中日“东海共识”浅析及东海共同开发建议[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冯颂斌;南海争端对我国南海资源开发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7年

6 崔海培;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进展与困境[D];外交学院;2010年

7 赵媛;南海油气田资源开发的法律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罗迪民;中国在南沙群岛的主权:挑战与对策[D];湘潭大学;2003年

9 甘建江;论中国的南海政策[D];新疆大学;2007年

10 马秋;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7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447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6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