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法院选择协议的性质之辩与制度展开

发布时间:2019-08-26 09:49
【摘要】:法院选择协议兼具合同因素和程序因素,在性质上是合同性质还是程序性质,是自由属性主导还是强制属性主导,不同的法律定性决定了不同的制度展开。目前的发展趋势是,限制合意自由的程序性质论渐受冷落,弘扬合意自由的合同性质论则渐受肯定。我国法律规定的"实际联系"要求,对于保护私人利益的立法目的难以成立,同时在专属管辖的领域之外,对于保护公共利益的立法目的是无必要的。法院选择协议的法律适用问题,可以融入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一般原理之中,首先应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为促进国际民商事争议解决方式的多元发展,各国法律应像支持仲裁协议那样支持法院选择协议。
[Abstract]:The court choice agreement has both the contract factor and the procedure factor, in the nature is the contract nature or the procedure nature, is the free attribute leading or the compulsory attribute leading, the different legal qualitative determines the different system to launch.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trend is that the procedural nature of restricting the freedom of consent is gradually ignored, while the theory of contractual quality, which promotes the freedom of agreement, is gradually affirmed. The requirement of "practical connection" stipulated in the law of our country is difficult to establish for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protecting private interests, and outside the exclusive jurisdiction, it is unnecessary for the legislative purpose of protecting public interes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 of the court choice agreement can be integrated into the general principle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foreign contract law, first of all, the autonomy of the will of the parties should be respect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luralistic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civil and commercial dispute resolution, the laws of various countries should support the court choice agreement just as they support the arbitration agreemen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一般项目“国际私法与法哲学思潮的互动”(项目批准号:09YJC820054)的阶段性成果 南京大学985三期项目资助
【分类号】:D997;D925.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宪超;;大陆法系民法对罗马法错误制度的继受及中国民法中的重大误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霍海红;;证明责任:一个功能的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霍海红;;主观证明责任逻辑的中国解释[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4 叶名怡;;过错及因果关系推定与证明责任倒置——从事实到价值的思考[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5 赵信会;;民事再审事由修改的理念及反思[J];北方法学;2009年04期

6 尹腊梅;;抗辩权的法官释明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6年05期

7 潘剑锋;刘哲玮;;论法院调解与纠纷解决之关系——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展开[J];比较法研究;2010年04期

8 肖建华;李志丰;;从辩论主义到协同主义[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肖建国;谢俊;;诉讼时效证明责任分配问题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陈杭平;;“再审之诉”的再认识——以解决“申诉难”问题为切入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李浩;;司法公正与民事再审事由的修订[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3 刘英明;;证明责任倒置与推定的关系刍议——兼论推定的类型化[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4 罗芳芳;;《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学分析[A];第二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卷)[C];2009年

5 宋平;;盐业诉讼中的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研究——以盐业诉讼制度史为视角[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五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2 朱铁军;刑民实体关系论[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3 王晓燕;国际私法中的自然人住所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杜丹;论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宋春雨;论民事诉讼一事不再理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刘萍;民事诉讼集中审理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黄淳;刑事诉讼中的重复追诉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龙云丽;保证人权利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王旭军;不动产登记司法审查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梅;完善我国夫妻共同债务法律制度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邓红虹;夫妻婚内侵权之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曾捍民;夫妻共同债务制度之立法与司法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桐;论租赁房屋装饰装修纠纷处理[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宋伟强;论海上保险中的告知义务[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阳;民事诉讼再审事由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刘婷婷;区分所有住宅业主自治团体的法律构想[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岭;论我国债权人撤销权制度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9 于广义;论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之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江昌模;论我国探视权制度的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峰;薄冰;;全省法院工伤行政确认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在东营召开[J];山东审判;2006年02期

2 梁作民,王雷;审判职能中法律适用的价值取向[J];山东审判;1996年08期

3 ;论法律适用中的法律解释权[J];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8年06期

4 郭毅;闫江峰;;全省法院公司诉讼法律适用研讨会在烟台召开[J];山东审判;2006年03期

5 王喜娟;;地方司法机关法律适用意见的性质与适用探析[J];人民检察;2010年03期

6 江苏高院研究室课题组;李后龙;徐安欣;蒋飞;;形成法官职业共同体:法律适用统一的一种路径选择——关于法律适用沟通交流机制的实证研究[J];法律适用;2007年03期

7 孙海龙;高伟;李小鹏;;法官职业思维对统一法律适用的作用[J];人民司法;2007年15期

8 王平荣;医疗纠纷案件审理的法律适用若干问题初探[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9 ;调查研究 转变作风[J];人民检察;2002年02期

10 赵峰;加强法律适用研究 促进民商事审判工作发展[J];山东审判;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水华;;山林权属争议诉讼案件适用法律的探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科技支撑论文集[C];2009年

2 吕立秋;;行政诉讼的几个问题研究——就修改完善诉讼法的一些建议[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彭剑鸣;;略论自首后辩护权的行使[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彭剑鸣;;略论自首后辩护权的行使[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5 屈广清;王淑敏;;台商投资大陆所面临的法律纠纷及其“择地行诉”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6 解志勇;;行政裁量与行政判断余地及其对行政诉讼的影响[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傅达清;李娟;;一个律师眼中的仲裁[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何海波;;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兼议行政行为司法审查根据的重构[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王新宇;;从“人民司法”到“司法为民”——兼论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10 魏俊哲;;强化司法权威:正当性基础与制度建构[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丹;推行不出庭案件法律适用建议书效果好[N];驻马店日报;2008年

2 杨彩风;我看伤害案的法律适用[N];人民代表报;2001年

3 朱郑周;行政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N];法制日报;2003年

4 林晓镍;法律适用的眼光[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浙江省宁海县人民法院 辛元刚 陈佳强;恶意民事诉讼责任法律适用探析[N];人民法院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倪寿明;司法解释规范了法律适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扬法宣 雷菡;“三百行动”服务“三保”[N];扬州日报;2009年

8 许汉生;刑民交叉案件的法律适用[N];检察日报;2002年

9 赵欣;杭州法官再进课堂[N];人民法院报;2002年

10 记者 王斗斗;除法律适用外 死刑二审案不得请示最高院[N];法制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根洪;嵌入视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刘行;行政审判依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晨;新闻自由与司法独立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李安;刑事裁判思维模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岩峰;法官自由裁量权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8 张能宝;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目标与方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淇;论民事诉讼中的经验法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朱福勇;论民事法官能动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青;医疗纠纷诉讼法律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陈啸宇;法官个性因素的法理分析[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3 郑刚;民事审判适用法律错误之辩析[D];苏州大学;2008年

4 冯娟;成都“孙伟铭案”的法律分析与思考[D];兰州大学;2010年

5 刘爽;民事审判中法官自由裁量权运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魏星;论法官对法律的合理违背[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玉萍;论司法三段论的历史与未来[D];山东大学;2007年

8 乔亮国;论行政审判的法律适用[D];山西大学;2005年

9 李昶琼;论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周新;诉讼时效法律适用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91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291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9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