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海上货物运输法中的领域规范

发布时间:2019-09-21 06:54
【摘要】:海上货物运输法是一个特殊的法律领域,其根植于海上货物运输实践,旨在为海上货物运输活动提供法律规则,素以独特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而闻名。而强制性体系是海上货物运输法的一个基本特质,体现于海上货物运输法的各个方面,自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在海上货物运输这一特殊的领域,存在着一种统领海上货物运输关系的特殊规范,这种特殊规范以其强制性为特征,其内涵表现为法律对海上货物运输方(包括承运人及其履行辅助人等)最低限度的法定义务和责任的要求.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分类号】:D996.1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洪;;论海上货物运输强制性法律规范的性质与功能[J];中外法学;2007年04期

2 朱作贤,司玉琢;论《海牙规则》“首要义务”原则——兼评UNCITRAL运输法承运人责任基础条款[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0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2 张缨;中国转型期企业间经济活动“低信任”违约现象的社会学解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3 谢鸿飞;;现代民法中的“人”[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4 钱玉林;;内田贵与吉尔莫的对话——解读《契约的再生》[J];北大法律评论;2002年00期

5 范愉;浅谈当代“非诉讼纠纷解决”的发展及其趋势[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6 赵芳;构建我国体育产业法规体系相关问题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刘建秋;;要素禀赋差异与企业产权博弈[J];商业研究;2009年06期

8 常晓栋;;物权法立法技术探微[J];边缘法学论坛;2007年02期

9 战建华;;公共管理模式嬗变——基于社会契约论的演化分析[J];长白学刊;2009年05期

10 彭贵;论契约自由原则的新生——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卞建林;高家伟;谭秋桂;孙锐;;中国诉讼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2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3 臧旭恒;何青松;;试论产业集群租金与产业集群演进[A];第六届国有经济论坛“欧盟—中国:区域政策与产业集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金晓晨;张红;;组建多边主导的中国——东亚地区自由贸易协定的法律模式研究[A];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二○○七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林彬;王佩佩;;商事惯例初论——以立法构建为视角[A];中国商法年刊(2007):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商法建设[C];2007年

6 高良臣;;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的主体探究[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杨伟涛;;市场经济中契约信用不对称——以政府和垄断行业为例[A];第19次中韩伦理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五次全国经济伦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敬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多个原因导致货损赔偿责任规则问题研究[A];“2020年的国际法”暨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论坛会议论文集[C];2011年

9 谭光辉;;新世纪文学家的失约与失信[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1)[C];2007年

10 李秀娟;;论党内条规与国家法律相协调[A];“政党制度与中国特色——21世纪初政党发展与变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伟强;法律制度的信息费用问题[D];山东大学;2010年

4 闫莹;基于合作竞争的网络组织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赵芳;对我国体育产业立法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7 方明;关于中国职业篮球法规体系构建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8 王宝莅;断了线的等价交换?!——合同的伦理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刘凤芹;农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10 李声炜;契约自由研究——一种制度经济学的解释[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原;解雇事由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泉泉;论委托合同任意解除权及其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晓圆;合同解除若干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陈佳蓉;论债权人撤销权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曹麟蔚;劳动争议证明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柯振兴;劳动合同法的双倍工资赔偿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郭静薇;我国劳动规章制定程序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张鸽;合同法定解除损害赔偿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邹其燕;论债务不履行的损害赔偿[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先林;论合同自由与国家干预[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2 彭贵;论契约自由原则的新生——契约自由与社会公正的冲突与平衡[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3 赵月林,胡正良;论取消航海过失免责对承运人责任、义务和其他海事法律制度的影响[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司玉琢,郭萍,韩立新;美国99年COGSA的主要变化、影响及我国对策分析[J];中国海商法年刊;1999年00期

5 朱作贤,司玉琢;论《海牙规则》“首要义务”原则——兼评UNCITRAL运输法承运人责任基础条款[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2年0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微;;论我国海上承运人责任制度[J];中国水运(理论版);2007年01期

2 陈小云,屈广清;海峡两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立法之比较——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4章的修改[J];世界海运;2003年04期

3 姚鹏,刘伟军;关于我国海商法海上货物运输合同一章几个基本法律问题的研究[J];当代法学;2002年10期

4 金慧;;海上货运合同法的强制性初探——试论责任期间法定[J];法制与社会;2009年20期

5 周宏楷;;论海商法中承运人的受雇人——评海商法第58条[J];航海科技动态;1998年03期

6 宋彬;;浅谈一例海上货物运输迟延交付案[J];航海;2010年01期

7 Stephen Girvin;杨轶;;记名提单的原则与实践[J];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年00期

8 ;浙江纺织公司诉台湾立荣公司海上货物运输合同无单放货纠纷案[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5年12期

9 刘乔发;;本案海运费应由谁承担[J];中国海事;2007年06期

10 李雅婧;;论承运人迟延交付的时间界定[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程亮;;海峡两岸海商法法律问题研究[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2 许文峰;王智利;;危险货物运输研究——对我国《海商法》第68条的解读[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龙玉兰;;试论船舶优先权的行使[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李兴裕;;论海商法中的货物留置权[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国际货运代理人在国际货物运输中的地位和责任[A];中国律师2002海商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张丽敏;申如栋;;论船舶所有权登记[A];第二届广东海事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古远;陈桂元;詹发民;;浅谈海难救助及相关法律[A];中国航海学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2年

8 郭萍;;燃油污染责任限制问题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陈远达;;我国船舶油污责任限制法律适用研究[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10 罗婷婷;;海洋文化的制度之维——谈海洋文化与海洋法的关系[A];2008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璐;中国海商法协会救助打捞法律专业委员会成立[N];中国交通报;2009年

2 沪海;第七届海商法国际研讨会在沪召开[N];中国船舶报;2009年

3 赵齐;国内外专家在沪研讨海商法[N];国际商报;2009年

4 记者 谢圣华;第七届海商法国际研讨会举行[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驻京记者 沈尚;救助打捞法律专业委员会首届全体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水运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陈丽平;海商法修改工作应尽快启动[N];法制日报;2010年

7 付玉;当代海商法的发展趋势[N];吉林日报;2010年

8 记者 李君光;专家学者研讨海商法[N];北海日报;2009年

9 韩立新 大连海事大学国际海事法律研究中心;从调整对象入手 界定海商法内涵[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吴冰;胡荣山;我国海商法制建设还需国际化[N];中国交通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波;《罗得海商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姚莹;国际海上货物运输中的权利转让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韦经建;寻找流失的契约自由[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进先;论无正本提单放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陈亚芹;论海事国际惯例在中国法中的地位[D];复旦大学;2008年

6 吴煦;超越海商法解释的形式主义和怀疑主义[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7 王玫黎;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汪炜;航运法律责任制度若干问题及博弈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9 颜厚广;海事国际私法中船舶碰撞若干法律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章博;《鹿特丹规则》研究:制度创新与借鉴[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昀;论《合同法》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适用和影响[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2 刘方辉;论合同法对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影响[D];上海海运学院;2001年

3 阎峻;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船舶租用合同的违约责任——兼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适用[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4 李鹏;论海上货物运输中承运人迟延履行的赔偿责任[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5 郑曦;各国海商法基础理论的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

6 黄e,

本文编号:25392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392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3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