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成员方政府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汕头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9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艳丽;;论原产地规则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2 李磊;刘斌;;WTO导致了反倾销的泛滥吗[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5期
3 余俊;;TRIPS协定与中国知识产权法制的变革[J];电子知识产权;2011年07期
4 史晓丽;;我国对外贸易壁垒调查制度实体规则研究[J];法学杂志;2011年07期
5 宋玉;;浅析我国贸易与环境相互影响及法律对策[J];山东纺织经济;2011年07期
6 余俊;;从“拿来主义”到本土化:TRIPS协定在中国的十年[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1年04期
7 范晓波;;多哈回合规则谈判之反倾销公共利益议题[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8 陶磊;庞俊;;中国原材料限制出口案初裁报告评析[J];法制与社会;2011年26期
9 颜梅林;陈亮;;比较借鉴视角下ECFA争端解决机制建构研究——以WTO、CAFTA、NAFTA争端解决机制为鉴[J];国际经贸探索;2011年06期
10 景宣如;;解读WTO保障措施中“不可预见的发展”[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易波;李玉洁;;试论美国在WTO/DSM非违法之诉内解决人民币汇率争端的不可行[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2 刘筱萌;;WTO争端解决机制报复权利的转让问题初探[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3 宋杰;;WTO内“潜在利益”的保护:一种新贸易干涉工具?──基于国家责任援引机制的观察与评论[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段玉銮;李景元;郝志功;杜稳灵;;第三章 WTO反倾销规则发展[A];新世纪社会经济变革与理性思考——WTO游戏规则对行为导向价值观念的渗透与影响[C];2002年
5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6 龚柏华;;入世以来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回顾与展望[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斌;;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盐业垄断体制改革[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敬;;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与中国的应对[A];WTO法与中国论丛(2009年卷)——《WTO法与中国论坛》暨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孙立文;;WTO贸易救济争端解决裁决执行问题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10 孙立文;;浅析WTO争端解决中国诉美轮胎特保措施案的法律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t
本文编号:25397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39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