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东海问题本质与解决思路

发布时间:2019-09-27 22:15
【摘要】:中日两国举行的东海问题原则共识政府间换文谈判,是落实两国政府首脑达成共识的具体措施。即使两国经过谈判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东海问题的全面解决仍很遥远。因为两国针对东海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严重对立,无法消弭。同时,换文谈判的依据《原则共识》只是一个局部性和过渡性的安排,特别是其存在根本性的缺陷,主要为没有界定东海问题的内涵、没有对钓鱼岛列屿问题作出交代,需要补正。而东海问题的本质是钓鱼岛列屿争议问题。为此,本文指出了东海问题的基本内涵,分析了针对东海问题的歧见,并探讨了解决东海问题包括钓鱼岛列屿问题的路径,以期对认识和理解东海问题的本质有所帮助,并望有助于东海问题的最终解决。
【作者单位】: 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93.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杰;;从国际法角度看中日东海问题[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温馨;环东海地缘政治在中日关系中的意义[D];暨南大学;2006年

2 滕娜;我国海洋环境伦理规范理论与实践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金永明;;日本的海洋立法新动向及对我国的启示[J];法学;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晓;;关于中国与邻国海洋划界问题的思考——浅谈中日东海划界问题[J];学理论;2011年17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彭认灿;董箭;陈轶;郑义东;陈惠荣;;高精度距离等比例线法海洋划界模型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增刚;;无政府状态下的产权形成与保护——兼论中国海洋权益维护[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河山;中日海底资源之争[N];中国海洋报;2004年

2 仲光友;大陆架划界的原则与方法探析[N];中国海洋报;2007年

3 廖凡;善用法律武器 维护海洋权益[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4 李安民;中日专属经济区划界刍议[N];中国海洋报;2005年

5 本报专稿 吴猛;中国诚意换来日本蛮横[N];世界报;2010年

6 中国海监总队常务副总队长 张惠荣;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看海洋纷争[N];中国海洋报;2005年

7 许森安;应准确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N];中国海洋报;2010年

8 王翰灵;日本“东海试采权”违反国际法[N];法制日报;2005年

9 王翰灵;东海划界的基本原则是自然延伸原则和公平原则[N];法制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文婧;东海:中国的立场和日本的盘算[N];经济参考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丽丽;中日东海问题和我国海洋权益的维护[D];青岛大学;2009年

2 宋婷;对中日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问题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3 任强;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国际法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长溥;中日东海之争焦点法律问题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孔静静;浅议中日东海权益之纷争[D];吉林大学;2006年

6 卫鑫;中日东海划界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张天飞;国际法院的海域划界判例对中国与相邻和相向国家海洋划界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8 徐翔;中日东海大陆架共同开发区域的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邢文恒;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之国际法辨析[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吴卡;关于大陆架划界中公平原则的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2542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42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c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