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洋争端仲裁解决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昌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D99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性仲裁”的受案范围——毛里求斯仲裁案对中国的启示[J];中国海商法研究;2015年04期
2 张小奕;;毛里求斯诉英国查戈斯仲裁案述评——结合菲律宾诉中国南海仲裁案的最新进展[J];太平洋学报;2015年12期
3 李志文;密晨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的仲裁研判[J];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6期
4 易显河;魏妩媚;;介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下仲裁程序?[J];国际法研究;2015年06期
5 王吉文;;海洋争端解决中的强制性仲裁制度——兼论中国在南海仲裁事件中的策略选择[J];东南亚研究;2015年04期
6 高圣惕;;论中菲南海仲裁案之“无效性”[J];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05期
7 刘衡;;《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定位、表现与问题——兼谈对“南海仲裁案”的启示[J];国际法研究;2015年05期
8 夏辉;;论仲裁保全程序的缺陷[J];法制与社会;2015年24期
9 杨署东;孟于群;;菲推国际仲裁的海洋法公约机制应对[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10 晁译;;美国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态度[J];国际法研究;201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衡;XIE Hongyue;;论确立海洋争端强制仲裁管辖权的法律要件——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为视角[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5年卷第1期 总第21期)[C];2015年
2 古俊峰;ZHANG Zhiyun;;中国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298条发表排除性声明的法律效果分析[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7年卷第2期 总第6期)[C];2014年
3 赵秋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仲裁庭第一案的启示——南方金枪鱼案述评[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05年卷第1期 总第1期)[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关越;国际海洋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学分析:一个“适当论”的视角[D];吉林大学;2013年
2 田辽;南海争端的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窦仲晖;对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与法律方式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4 黄建中;国际法庭管辖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范晓莉;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与国际合作[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强制仲裁程序研究[D];外交学院;2015年
2 李倩;国际海洋争端解决强制程序的初步程序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3 冯芳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适用强制程序任择性例外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4 孔林立;中国与菲律宾南海争端仲裁案程序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5 刘璐茜;国际海洋法法庭临时措施初步管辖权研究[D];海南大学;2015年
6 陈燕妮;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强制仲裁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宋艺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年
8 徐晶;国际海洋法法庭管辖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9 尹枝茂;论海洋争端解决机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韩磊;海洋法律争端解决途径的比较研究[D];外交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5535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53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