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海底区域内活动的“谨慎处理”义务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东山;;政府在污染转移中的环境责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2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J];北方法学;2010年03期
3 李兴锋;;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化学品污染防治立法完善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曾文革;;《哥本哈根协议》的国际法解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胡德胜;;国际法庭在跨界水资源争端解决中的作用——以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项目案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曾文革;许恩信;;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7 曹让宏;邹函;;跨国公司的环境责任探析[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那力,张炀;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J];当代法学;2004年04期
9 王艳冰;;外资征收与环境保护——不补偿环境征收之合法性刍议[J];当代法学;2007年04期
10 谷德近;;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重塑——京都模式的困境与蒙特利尔模式的回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窦玉珍;余洁;;完善我国水资源风险防范法律制度的几点思考[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高晓露;;现代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何艳梅;;跨国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兼及中国的实践[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波;;论我国在国际河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曾文革;许恩信;;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魏静;;论国际水道法中的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与水道环境的保护——兼论我国《水法》的公平合理利用原则[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张正怡;;从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看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傅太柏;;当代森林立法将森林主要功能调整为生态功能的熵研究[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陈海嵩;;风险预防原则理论与实践反思——兼论风险预防原则的核心问题[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10 朱鹏飞;;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边境调节措施研究[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游伟民;自由贸易与环境污染: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温融;应对气候变化政府间合作法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6 杨青龙;国际贸易中的全成本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7 黄文旭;国际法视野下的碳关税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百贤;论船舶污染损害赔偿[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丁明红;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政策之法律协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丹;环境立法的利益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红丹;国际环境法中的差别待遇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晓芬;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蒋士锋;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瑜艳;论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在气候变化国际立法中的分歧与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海博;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法律地位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韩洋;大海洋生态系区域:海洋法新制度的构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于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王晓强;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凤同;关于跨界污染处理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慈海林;可持续发展条件下环境税费法律制度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永明;;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勘探规章述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6年04期
2 王维晓;;完善中国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法律制度之研究[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3 周英峰;赵超;;共谋防腐败 携手筑清廉——第四届发展中国家预防腐败研讨班侧记[J];中国监察;2011年19期
4 陈安;;论WTO体制下的立法、执法、守法与变法[J];国际经济法学刊;2010年04期
5 罗森;;印度软实力初探——论印度发展软实力的优势与劣势[J];亚非纵横;2011年05期
6 赵一凡 ,晓靖;经济合同法(二)[J];经济师;1992年07期
7 雷中选;行政机关进行经济担保的法律责任[J];新西部;1994年01期
8 ;公关工作挽救了雀巢公司[J];求知;1994年10期
9 杞言;;此幕人间不应有——世界童工现象[J];世界知识;1995年08期
10 阳阳;;联合国改革阻力重重[J];世界知识;1996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学法;;国际海底区域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A];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青年学术研讨会暨2001年海洋湖沼科学青年学者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周大仁;;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公共行政改革[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Hans Timmer;;引领全球复苏的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4 曾昭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成功率论纲[A];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第八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Philip Karp;;中国的发展经验:可资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之要点(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影响下世界格局的变化与调整”国际关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Jacqueline E.Darroch;Susheela Singh;;发展中国家的避孕行为(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7 王占洲;林苇;;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几个问题[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8 王占洲;林苇;;关于贷款诈骗罪的几个问题[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9 罗肇鸿;;世界要大变,中国要振兴[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10 徐枫;;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民族文化的挑战[A];民族文化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印高乐;发展中国家精密仪器需求大[N];中国电力报;2002年
2 仲馨;设限中国纺织品 发展中国家紧随欧美之后[N];中国贸易报;2005年
3 记者 何屹;推动遥感技术在发展中国家的应用[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何洪泽;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应有更大发言权[N];人民日报;2002年
5 记者 侯耀其;强化发展中国家声音[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6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崛起[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陈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潜力最大[N];厦门日报;2005年
8 记者 文雪梅;多哈谈判任务仍然艰巨[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9 记者 沈衍琪;美欲拉拢中国“对抗”印度高税[N];北京日报;2007年
10 特约记者 殷俊燕;发展中国家档案管理官员研修班在昆明举办[N];中国档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公茂刚;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岩;国际海底区域资源开发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3 牟发兵;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4 徐桂民;自然人移动与经济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卢静;发展中国家对外开放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6 冯林永;大洋多金属结核合成锂离子筛与吸附基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王育林;现代建筑运动的地域性拓展[D];天津大学;2005年
8 韩秀丽;论WTO法中的比例原则[D];厦门大学;2006年
9 谢建敢;银行业国际化与我国金融稳定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10 郭艳;全球化语境下的国家认同[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杰;备用信用证法律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刘江华;项目融资风险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翟小明;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分析及对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4 朱涛;项目融资中的担保法律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王茜;上市公司关联担保的公司法规制[D];湖南大学;2004年
6 费志强;中小企业动产质押担保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靳瑞芹;我国浮动抵押制度的立法完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郭筱琦;股权担保行为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9 鄢国松;中小企业融资与信用担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10 王自力;公司为股东担保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4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64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