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仲裁裁决的国籍——兼论中国司法实践中的“双重标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秀文;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及其撤销的理论与实践[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秀文;;浅谈我国仲裁裁决的分类[J];北京仲裁;2005年04期
2 周佳;;1958年《纽约公约》第一条述评——兼论我国仲裁法律体系下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J];北京仲裁;2005年04期
3 周江;;也谈仲裁机构的民间性[J];北京仲裁;2007年02期
4 周江;;论仲裁裁决撤销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仲裁;2009年03期
5 詹安乐;叶国平;;以仲裁权的性质为视角论我国仲裁机构的改革方向[J];北京仲裁;2011年02期
6 宋连斌;董海洲;;国际商会仲裁裁决国籍研究——从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复函谈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乔欣;;论仲裁独立性原则下的司法支持与监督[J];中国司法;2009年06期
8 杜涛;;CISG之仲裁适用问题[J];东方法学;2009年03期
9 盛晓兰;;百货公司产品营销方法研究——以太仓新世界百货为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8期
10 黄亚英;;论《纽约公约》与仲裁协议的法律适用——兼评中国加入《纽约公约》二十年的实践[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龙洁;;我国市场经济下的商事仲裁市场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2 陆良艳;;浅析我国仲裁裁决司法监督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3 刘德军;;试论临时仲裁制度在我国的建立[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卜璐;;浅议仲裁的经济性[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5 袁发强;刘弦;;论首席仲裁员的产生——兼谈我国对临时仲裁的借鉴[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远达;;我国船舶油污责任限制法律适用研究[A];2010年船舶防污染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陈远达;;我国船舶油污责任限制法律适用研究[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万顺;《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新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丹丹;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赵宇贤;市场经济下商事仲裁的运作过程及其经验浅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马文昌;论人民法院在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ADR)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11年
5 钟鸣;论临时仲裁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陈楚阳;仲裁员民事责任之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王欣;中国竞技体育法律纠纷及其对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8 林琳;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冯巧儿;多层次纠纷解决条款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10 刘艳桃;民商事仲裁司法监督制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秦瑞亭;;中德仲裁裁决执行制度比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2 万鄂湘;;《纽约公约》在中国的司法实践[J];法律适用;2009年03期
3 黄亚英;;仲裁制度的发展与《纽约公约》的历史贡献——纪念《纽约公约》创设50周年[J];北京仲裁;2008年03期
4 范铭超;;《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若干争议问题评述[J];求索;2008年06期
5 贺旭红;;国际间网络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加强国际合作 共促仲裁发展——纪念《纽约公约》制定50周年国际商事仲裁北京论坛落幕[J];北京仲裁;2008年04期
7 杨琅琅;;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中不方便法院原则的运用[J];法商论丛;2007年01期
8 金振宁;;内地与香港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探讨[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08期
9 黄世席;;奥运会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J];法学论坛;2007年04期
10 原鹏;姚瑶;;简论伊朗仲裁法的发展[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喜富;;比较法视角下仲裁裁决的执行监督——兼论我国仲裁裁决不予执行制度之存废[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俊国;;论仲裁裁决司法审查的现状及对策[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文亮;;被撤销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及其承认与执行[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4 赵春忠;;船舶所有权及其与国籍分离的不合理性探讨[A];风浪情况下的船舶安全与对策论文集[C];2001年
5 柴方胜;于光进;;论完善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制度[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霁;;论ICC示范仲裁条款在我国的效力及其相关问题——兼评《仲裁法》司法解释中的有关规定[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7 刘亮;;论CAS北京常设分院的设立[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8 龚柏华;刘秀姣;;国际投融资纠纷仲裁裁决海外执行中的主权豁免问题——兼评香港上诉法院涉及中国国有企业仲裁裁决执行案[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牛磊;;中国海事仲裁司法监督的若干问题探讨[A];中国律师2005年海商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何其生;;《纽约公约》与仲裁协议的现代化[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私法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婧;中国切实履行了《纽约公约》义务[N];法制日报;2008年
2 王婧;涉外仲裁八大法律问题亟待研究[N];法制日报;2008年
3 王殊;通过案例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执行(下)[N];国际商报;2008年
4 记者 林红梅 王振华;中国籍货轮“德新海”轮在印度洋被海盗劫持[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5 北京市丰台区法院 赵旭东;海外生子 你看到风险了吗[N];北京日报;2010年
6 信保;正确使用仲裁解决国际贸易争端[N];中国贸易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汪闽燕 本报实习生 贾琛;落地国籍再引修宪之争[N];法制日报;2010年
8 记者 王晶;试航船舶临时国籍登记量创新高[N];威海日报;2011年
9 王殊;通过案例看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执行[N];国际商报;2008年
10 牛刀;国籍都不要了,要你的代表资格顶啥用[N];经理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宁;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撤销制度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胡伟良;两岸仲裁法之修法建议[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刘华;国籍立法:华侨国籍问题与中国国家利益[D];暨南大学;2003年
4 郝鲁怡;欧盟国际移民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5 杨弘磊;中国内地司法实践视角下的《纽约公约》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金泳奎;中韩商事仲裁制度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7 黄世席;国际体育仲裁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8 林爱民;国际投资协定争议仲裁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蔡毅芬;劳动争议仲裁制度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陈建;论仲裁员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滨;论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D];山东大学;2005年
2 吴溪;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中国的强制执行[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3 李洪娟;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在我国的承认与执行[D];青岛大学;2006年
4 邓勇;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5 王朝恩;国际商事仲裁裁决承认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江仁所;论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李江红;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司法监督职能[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黄靖;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9 王筠;论我国商事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制度及其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高悯;中国海事仲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5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565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