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层空间这一新的探索领域蕴藏着无以计数的资源,蕴含着不可估量的战略价值,已成为各航天大国竞相追逐的目标。自人类外层空间活动伊始,各国便希望通过国际法的调整与规范去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不得据为己有”原则与“人类共同继承遗产”原则是当前时代《外空条约》所确立的空间法基本原则,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现有的外层空间国际关系和外层空间国际法体系。“不得据为己有”原则的确立,既有大国斗争的复杂历史背景,也有基于政治现实因素去构建有序国际秩序的法理背景。从传统的国际政治现实角度看,“不得据为己有”原则最直接和主要的作用是限制了国家主权向外层空间的进一步延伸;从现实和法理意义上来说,对于人类和平利用外层空间也具有进步与积极的意义。外层空间根据《外空条约》的规定以及现阶段的国际惯例,被定位为“全球公域”。但是,外层空间所蕴含的战略价值和各类权益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是极为诱惑的。世界各国的外层空间技术经过长足发展,以国家为行为主体的外层空间活动日益频繁。在空间活动中,国家权力和国家利益所涉及的领域也在不断地拓宽。与此同时,外层空间国际法的发展却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形成于20世纪中叶的外层空间法律体系自形成之日起便未再有过实质性的修改与调整。现阶段政治现实的多种因素不断地冲击着已有的空间法基本原则,纷繁复杂的现实因素构成了这一时代外层空间国际政治现实的基本图景。主权是民族国家的天然属性,主权原则是现代国际体系、外交原则及国际法的构建基石,国家行为所及之处,国家主权也如影随形。随着航天技术的日益成熟,外层空间现有的“不得据为己有”原则及基于主权原则所形成的外层空间国际关系,是否会发生深刻而深远的变迁?外层空间的主权属性在民族国家属性未发生质变的时代,是否会在未来进行新的界定与规范?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纵向尺度看,不论是陆地主权、海洋主权抑或空天主权,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国际法体系的形成、调整与演变都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政治现实演变紧密相关,并且呈一种动态的互构。因此,既不存在一种静态不变的政治现实和政治格局,也不存在一种一成不变的国际惯例和国际法体系。从现实主义的角度看,在民族国家为主要行为主体的当前国际体系中,只有国家的权力和利益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当前时代外层空间国际政治现实对“不得据为己有”原则的冲击日益频繁,对其弱化的作用持续加深,对外层空间国家行为进行规范的现有体系可能会产生根本性的动摇。而从政治行为和政治现实的角度看,这一系列变化意味着现代国际政治体系下,以国家主权为根本依托的权益冲突、权力冲突将有可能向外层空间外溢。因此,对这一原则所面临困境的分析和研究对于外层空间国际关系和外层空间国际法的发展均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9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宇韬;;印度与不丹特殊关系的发展进程[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5年04期
2 宋秀琚;史佳卉;;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与其全球公共物品属性:问题及思考[J];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04期
3 薄守省;;外层空间法五大条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沈鹏;;二战后的“国家主权管辖范围外区域”资源问题及美国政策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吴晓丹;;国际空间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徐能武;金赛美;;外层空间国际关系研究体系的思考: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7 李寿平;;外层空间的军事化利用及其法律规制[J];法商研究;2007年03期
8 凌岩;;再论对月球和天体的财产权问题[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凌岩;;试论对月球和其他天体的所有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蒋新;;外层空间法的源起及面临的挑战[J];理论界;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泽;外空安全战略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2 周丽瑛;外层空间活动商业化的法律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陶阳子;外空自然资源开发的国际法分析[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2 曹文娟;《外空条约》第二条“不得据为己有”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
本文编号:
26530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653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