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冷战后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困境—理念与现实的背离

发布时间:2020-08-17 13:41
【摘要】:本文以正义战争论为理论分析视角,简述了美国对外干涉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重点分析冷战后美国的人道主义干涉所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美国人道主义干涉政策存在严重的理论依据的局限性,并受现实国家安全利益的驱使,因而出现干预的结果与人道的初衷相背离的现象,甚至成为造成人道主义灾难的根源。本文的基本假设是:美国的人道主义干涉是对外干涉政策发展的结果。它以夺取世界霸权为目标,从罗斯福的新门罗主义开始,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和美苏冷战之后发展形成的美国外交基本理念的一部分。随着时代的变化,美国人道主义干涉体现出不同的目标,如:反帝国主义、遏制共产主义、维护人权等,但它的基本理念一直没有变化,即,预防或阻止威胁美国安全和自身利益的外部势力。人道主义干涉政策是冷战后美国采取的新外交战略。1994年的美国安全战略中明确地表示以“干涉”为目的。“美国在世界上的领导地位从未更为重要。如果我们在国外发挥领导作用,我们可以使美国更安全,更繁荣”。为此,本文主要分两部分进行论述。前一部分从理论上分析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理念及实际考虑因素;后一部分则运用前一部分的研究成果探讨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局限及其原因。具体而言,在第一部分,本文从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的视角阐述了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根据“正义战争论”的内涵与条件。本文把该理论分为开战正义,交战正义以及战后正义,探讨了正义战争论的本身具有的局限性。同时本文也介绍了从罗斯福的“新门罗主义”到冷战后“人道主义干涉”的美国对外干涉政策的演变过程。在第二部分,文章首先分析美国人道主义干涉政策的实施,包含两个方面“国家安全利益”和“对外政策理念”,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国家安全利益”和“对外政策理念”为基础的干涉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单边人道主义干涉、美国主导下集体干涉、多边合作下的干涉,以及事后消极的干涉。本文根据不同的干涉方式,选择与之相对应案例进行研究;2003年对伊拉克的单边主义干涉、1998年美国的主导下和北约盟国进行的在科索沃的干涉、2011多边合作下进行的利比亚干涉,还有没有进行干涉的1994年卢旺达事件。最后,本文探讨了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理念缺乏,实际决策有局限的情况下,美国所选择的干涉带来的严重后果。美国人道主义干涉政策的理念与现实的背离已导致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因此,美国人道主义干涉再不能作为“答案”,而成为‘问题’的一部分。只要本文指出的局限性仍然存在,以人道主义为由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困境还是难以摆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凤城;国际法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否定与再考虑[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王剑虹;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兼评"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石慧;对人道主义干涉现象的新解读——以社会学方法为研究路径[J];现代法学;2005年02期

4 迟德强;;从国际法看人道主义干涉[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罗观;刘波;;试析人道主义干涉的两难困境[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6 姚文;;人道主义干涉的困境[J];法制与社会;2006年22期

7 张静;王海燕;;“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思考[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8 马冉;;联合国人道主义干涉的法律思考[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徐茄;;浅析国际法下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J];经营管理者;2010年23期

10 徐崇利;;人道主义干涉:道德与政治“合法婚姻”的产儿?——以北约空袭利比亚为例的分析[J];法商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郜尔彬;;论“人道主义干涉”的合法性[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人道主义干涉理论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N];人民日报;2006年

2 马默·穆奇(Mammo Muchie) 南非茨瓦尼科技大学国家研究基金教授 梅一 译;透视“人道主义干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华黎明;新版“人道主义干涉”[N];解放日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 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博士 李瑞景;“尚方宝剑”岂能滥用![N];世界报;2011年

5 韩云川;人权保护还是“人道主义干涉”[N];学习时报;2002年

6 奚纪荣副教授 吴东莞博士 沈国权教授 茅献鹏大校 李秋发副教授 孙力教授;世界变局中的“战争与和平”[N];社会科学报;2003年

7 记者 孙光英;古俄发表联合声明[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8 记者 张加祥 侯鹤祥;越俄发表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01年

9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田文林;谨防“人道干涉”酿更大人道灾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观;全球化背景下的人道主义干涉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2 李钦若;试论人道主义干涉[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王铮;人道主义干涉的正当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4 孙聪;“人道主义干涉”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方丽娟;评“人道主义干涉”[D];浙江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骞;关于“人道主义干涉”合法性的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郭姗姗;国际法视角下人道主义干涉实证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8 金那炫(Kim Na Hyun);冷战后美国人道主义干涉的困境—理念与现实的背离[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9 吴丹;人道主义干涉的理论分析[D];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2009年

10 张维娟;试论人道主义干涉与禁止使用武力原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795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795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4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