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南海争议海域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及制度构建

发布时间:2020-09-04 06:56
   当前,虽然南海形势总体趋于稳定,但引起南海局势再度升温的消极因素并未从根本上消除。因此,仍然需要不断加强周边各国间在低敏感领域的合作,以增强各国间的信任。南海争议海域中存在争议方单方面进行海洋科研、共同海洋科研和第三方在争议海域进行海洋科研的情况,三者均有其存在的法律基础。通过对各种方式进行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以及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发现,海洋科研合作是在争议海域内进行海洋科研最理想的方式,但是其在实践中的法律基础还比较薄弱。因此,针对以合作方式进行海洋科研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通过构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争议海域区域性海洋科研合作协定的方式加以解决。本文第一部分首先对“南海争议海域”和“海洋科学研究”的概念进行分析,对“南海争议海域”的范围通过分析南海权利声索国各国提出的善意主张进行界定;对“海洋科学研究”的界定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及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组织规定的海洋科学研究的内涵进行分析,并结合海洋科研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认定海洋科学研究的范围。本部分通过明确南海争议海域的范围和海洋科学研究的内涵为后文的论证打下基础。本文第二部分系统整理研究了南海争议海域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并为后文南海争议海域海洋科研合作机制的法律构建打下基础。本部分通过考察国际法、国际司法判例、国际习惯法、区域性的合作协定、国内法及相关政策等方面,分别对争议海域内存在的三种海洋科研模式(争议方单方面进行海洋科研、共同海洋科研和第三方在争议海域进行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进行研究并分析其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可以发现,虽然争议方单方面进行海洋科学研究有其存在的法律基础,但是作为一国对争议海域主张权利的方式,通常会受到其他争议方的反对,可能导致无法对争议海域进行有效的了解和利用,而第三方在争议海域进行海洋科研也可能存在因本海域的特点导致海洋科研难以实现等问题。从当前海洋科研活动的主要存在形式来看,海洋科研合作是争议海域内进行海洋科研必不可少的解决途径,由此引出本文的第三部分。本文第三部分通过借鉴其他海域内海洋科研合作的经验,从适用范围、海洋科研的内涵和具体制度构建三个方面,设计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南海争议海域区域性海洋科研合作协定,为南海争议海域海洋科研合作提供思路。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海争议海域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提出了构建有法律约束力的海洋科研合作协定的模式,希望能为我国相关实践提供思路。
【学位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D99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雯;;如何提高大学生创业法律基础的能力[J];法制博览;2018年03期

2 侯卿;;高职院校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07期

3 梁健;李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教资料;2016年27期

4 陈寿兰;;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探析[J];文教资料;2016年27期

5 张乐涵;;传统典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7年03期

6 胡静;;优质提问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其中——基于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研究[J];文教资料;2017年06期

7 邓玉珊;王泽婷;柯东贤;;“核心价值观”视角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微课设计——以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为例[J];文教资料;2017年03期

8 陈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17年22期

9 孙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课程建设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34期

10 张蕴;;高职院校法律基础教育改革探究[J];智库时代;2018年4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龚萱;;“法律基础”课合作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2 陈会林;;“法律基础”课程定位与教育实效的思考[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3 石裕东;;“法律基础”课实践性考试改革探讨[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4 杨志坚;;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创新[A];云南省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文集[C];2006年

5 林凤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A];“学术视域下的2015全国两会热点解读——决策论坛”论文集(下)[C];2015年

6 刘佳明;徐海利;齐峰;佟子林;;突出专业特色,打造中医特色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A];提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实证研究(上册)[C];2016年

7 刘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3年

8 杨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部分的教学探析[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3年

9 禹俊华;;价值观多样化态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10 张慧荣;;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方法探索[A];2014年4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铁道警察学院 李莉;加强大学生法律基础教育的建议[N];河南法制报;2019年

2 本报记者 赵阳 姜东良;安全合作法律基础日趋完善[N];法制日报;2018年

3 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方星海:夯实跨境监管合作法律基础[N];证券时报;2018年

4 记者 杨美;夯实跨境监管合作的法律基础[N];期货日报;2018年

5 记者 王雪青;方星海:夯实跨境监管合作法律基础 切实防范系统性风险[N];上海证券报;2018年

6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 刘楠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 肖u&;俄罗斯大学生毕业遭遇就业难[N];光明日报;2017年

7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王雅欣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瑶;需要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N];中国黄金报;2017年

8 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教授 王春晖;“制网权”是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法律基础[N];中国城市报;2017年

9 新华社记者 杨金志;赖账不还者,连手机都不能用[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10 张科伟 (作者单位:市委党校);完善法律制度 夯实和谐社会法律基础[N];平顶山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宇;南海争议海域海洋科研的法律基础及制度构建[D];山东大学;2019年

2 谢慧;新工科理念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3 张洪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效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孙鲜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培育大学生法治素养研究[D];暨南大学;2018年

5 于淼;论被遗忘权[D];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

6 杨玉娟;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研究[D];扬州大学;2018年

7 郝旭东;思想品德课法律基础教育案例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栗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律基础”教学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孟鹏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10 刘玲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探究性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812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812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