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投资仲裁制度探讨
发布时间:2020-12-25 15:41
“一带一路”战略计划为中国资本走出去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多。其中,我们可以预见,伴随“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实施,将会产生大量投资争端。虽然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在实践中尚存在很多问题,但毫无疑问,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是当前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的最重要的制度,对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国际投资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过程中,会从吸引投资大国逐渐转变成为对外投资大国,如何保障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利益,如何达成投资者与国家公共利益的平衡是亟需考虑的问题。本文欲在分析目前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发展状况的基础上,以“一带一路”战略计划的推进为研究背景,结合投资仲裁机制的改革趋势,为“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适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投资争端的相关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更好地保护我国投资者和国家的利益。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与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投资仲裁机制
1.1 “一带一路”与争端解决
1.2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概述
1.2.1 国际投资仲裁与商事仲裁的关系
1.2.2 仲裁机构
1.2.3 仲裁庭管辖要素
1.2.4 制度优势
1.2.5 中国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发展历程
1.3 “一带一路”战略下投资仲裁制度的构建:必要性
第二章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发展现状
2.1 国外现状
2.1.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模式
2.1.2 欧盟投资法庭模式
2.1.3 传统双边投资协定模式
2.1.4 拒绝适用
2.2 国内实践发展
2.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情况
第三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设计与构建
3.1 需要考量的因素
3.1.1 保留规制权或政策空间的考虑
3.1.2 对东道国公共利益的关注
3.1.3 “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活动的条约保护
3.2 遵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原则
3.3 具体操作
3.3.1 “投资”定义的明确
3.3.2 独立的投资仲裁机构的设置问题
3.3.3 透明度改革
3.3.4 上诉机制的设立
3.3.5 调解制度的配套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J]. 郑旭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论“一带一路”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的构建[J]. 马亚伟,漆彤. 国际商务研究. 2018(05)
[3]国际投资协定利益平衡化改革及中国的应对[J]. 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4)
[4]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变革与中国对策研究[J]. 梁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5]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路径与机制[J]. 王军杰,石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6)
[6]国际投资协定新发展及中国借鉴——基于CETA投资章节的分析[J]. 石静霞,孙英哲. 国际法研究. 2018(02)
[7]“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基于欧盟国际投资法庭制度的考察[J]. 董静然.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1)
[8]“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探析[J]. 庞超然. 中国国情国力. 2017(11)
[9]“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 张超,张晓明. 南洋问题研究. 2017(02)
[10]《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与全球投资治理——从“中国方案”到“中国范式”[J]. 詹晓宁,欧阳永福.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4)
本文编号:2937942
【文章来源】: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目的与思路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内容与思路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一带一路”战略与国际投资仲裁机制
1.1 “一带一路”与争端解决
1.2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概述
1.2.1 国际投资仲裁与商事仲裁的关系
1.2.2 仲裁机构
1.2.3 仲裁庭管辖要素
1.2.4 制度优势
1.2.5 中国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发展历程
1.3 “一带一路”战略下投资仲裁制度的构建:必要性
第二章 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发展现状
2.1 国外现状
2.1.1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模式
2.1.2 欧盟投资法庭模式
2.1.3 传统双边投资协定模式
2.1.4 拒绝适用
2.2 国内实践发展
2.3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情况
第三章 “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投资仲裁机制的设计与构建
3.1 需要考量的因素
3.1.1 保留规制权或政策空间的考虑
3.1.2 对东道国公共利益的关注
3.1.3 “一带一路”沿线投资活动的条约保护
3.2 遵循“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的原则
3.3 具体操作
3.3.1 “投资”定义的明确
3.3.2 独立的投资仲裁机构的设置问题
3.3.3 透明度改革
3.3.4 上诉机制的设立
3.3.5 调解制度的配套使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多元化争端解决机制的建构[J]. 郑旭文.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论“一带一路”投资争议解决机制的构建[J]. 马亚伟,漆彤. 国际商务研究. 2018(05)
[3]国际投资协定利益平衡化改革及中国的应对[J]. 何芳. 甘肃社会科学. 2018(04)
[4]国际投资仲裁机制变革与中国对策研究[J]. 梁咏.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5]论“一带一路”沿线“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的路径与机制[J]. 王军杰,石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6)
[6]国际投资协定新发展及中国借鉴——基于CETA投资章节的分析[J]. 石静霞,孙英哲. 国际法研究. 2018(02)
[7]“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研究——基于欧盟国际投资法庭制度的考察[J]. 董静然. 江苏社会科学. 2018(01)
[8]“一带一路”国家间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探析[J]. 庞超然. 中国国情国力. 2017(11)
[9]“一带一路”战略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研究[J]. 张超,张晓明. 南洋问题研究. 2017(02)
[10]《G20全球投资政策指导原则》与全球投资治理——从“中国方案”到“中国范式”[J]. 詹晓宁,欧阳永福. 世界经济研究. 2017(04)
本文编号:2937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3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