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建立网络主权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7-04-09 02:20

  本文关键词:论建立网络主权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文章认为网络本身具有现实性和立体的网状结构特点,并具有规模化的发展趋势。现实性即指互联网络并不是独立于现实世界而存在的虚拟的空间,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方式。立体的网状结构是指互联网络中的信息传递并不是平面化展开的,从宏观上看这种联系互不影响,不相互交叉。规模化的发展趋势是互联网络正在突破之前的资源配置模式,正在从简单的沟通手段,变为具有规模效应的新的行为模式。 文章通过对主权理论和制度的分析,对主权的核心价值进行了归纳。认为,主权是国家的一种抽象资格,是国家参与国际互动所不可缺少的要件。主权制度本身的价值体现在最高性和有界性两个方面。最高性是指在主权之上不会存在更高的权威。有界性是指主权最高性的存在以具备一定界限为前提。 接下来文章从互联网络的特点出发,结合互联网络中信息的传播规律,分析了互联网络对主权理论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影响。互联网络对主权在政治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改变了冲击民主代议制的基础。互联网络对主权在文化上影响主要表现在互联网络所引发的文化碰撞对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带来的冲击。 文章进一步对目前网络主权理论的缺失对互联网络管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国际合作的障碍是指由于没有普遍认可的网络主权理论,互联网络之间的冲突并没有被认为是一种国际法上的冲突,没有被纳入国际法框架的调整范围内。而管辖权冲突从根本上看是主权与互联网络环境中行为的特点的不匹配造成的。 最后文章提出了构建网络主权理论的构想。一个方面是在国际政治交往中建立一种尊重别国网络主权的普遍性认同,以此为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国际政治原则之一。并且构建符合互联网络信息传播规律的网络主权的边界制度。另一个方面是在国家层面上树立网络主权观,建立相应的制度以适应网络的出现对传统政府行为模式的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络 主权制度 必要性 可行性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邮电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目录6-7
  • 前言7-8
  • 第一章 互联网络的特点8-12
  • 1.1 现实性8-9
  • 1.2 立体的网状结构9-10
  • 1.3 规模化的发展趋势10-12
  • 第二章 主权的概念和价值12-20
  • 2.1 结论化的主权概念12-14
  • 2.2 主权价值的历史视角分析14-17
  • 2.2.1 让·博丹的主权理论14-15
  • 2.2.2 洛克的主权理论15-16
  • 2.2.3 美国的主权实践16-17
  • 2.3 小结17-20
  • 2.3.1 主权是国家的抽象资格,具有开放性和扩张性17-18
  • 2.3.2 主权的价值在于最高性和有界性18-20
  • 第三章 互联网络对主权的影响20-24
  • 3.1 政治方面20-22
  • 3.2 文化方面22-24
  • 第四章 网络主权理论的缺失给互联网络带来的问题24-28
  • 4.1 国际合作的障碍和互联网络发展的矛盾24-25
  • 4.2 管辖权问题背后的主权问题25-28
  • 第五章 构建网络主权理论的设想28-36
  • 5.1 国际政治层面28-32
  • 5.1.1 树立网络主权观28-29
  • 5.1.2 构建合理的网络主权边界29-31
  • 5.1.3 建立国际网络利益协调机制31-32
  • 5.2 国家政权方面32-34
  • 5.2.1 构建互联网络化的政府行为模式32-33
  • 5.2.2 缓解国家政权与互联网络舆论之间的分歧33-34
  • 5.3 小结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致谢41-4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乃和;近代英国法人观念的起源[J];世界历史;2005年05期

3 顾兴斌;章成;;对主权概念在国际法上地位的再认识[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王逸舟;主权范畴再思考[J];欧洲;2000年06期

5 江洋,王义桅;国家主权的“生命力假说”[J];欧洲;1998年05期

6 任东来;自决原则在历史上的实践及其含义的演变[J];太平洋学报;1997年03期

7 席酉民,唐方成;组织的立体多核网络模型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8 张军旗;主权让渡的法律涵义三辨[J];现代法学;2005年01期

9 刘国建;“网络社会”的特性及其哲学思考[J];学术研究;2002年02期

10 奕文莉;;中美在网络空间的分歧与合作路径[J];现代国际关系;2012年07期


  本文关键词:论建立网络主权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2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42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c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