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试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

发布时间:2021-01-09 22:01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是在信用证法律制度发展过程中各国为解决信用证欺诈问题而逐渐确立起来的,它是在信用证欺诈情形下对信用证法律制度传统原则的某种否定,但这种否定不是绝对的否定,而是建立在肯定基础之上的否定,“欺诈例外的例外”更是以“否定之否定”方式对传统原则的重新肯定。信用证法律制度的传统原则仍然是信用证机制得以发挥功能和作用的基石。本文在介绍信用证法律制度传统原则的基础上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及其适用进行了探讨,并结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评述了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的适用。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论述。首先介绍了使信用证机制得以发挥功能的传统原则,接着指出,信用证欺诈问题的发生正是利用了信用证传统原则的缺陷,然后引出了各国在实践中为解决信用证欺诈问题而确立的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并对欺诈例外原则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论述。该部分从适用标准、适用主体、“欺诈例外的例外”等方面对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进行了探讨,其中从程序正义、司法裁判、现实意义等方面对实践中几乎成通说的银行拒付权提出了质疑。第三部分是...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一、信用证法律制度的传统原则
        (一) 独立性原则
        (二) 单据交易原则
        (三) 严格相符原则
    二、信用证欺诈问题的产生
        (一) 信用证欺诈的产生原因
        (二) 信用证欺诈的表现形式
        (三) 信用证欺诈与信用证诈骗的区别
    三、信用证欺诈的救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一) 欺诈例外原则的确立
        (二) 欺诈例外原则的法理基础
        (三) 欺诈例外原则与信用证法律制度传统原则的关系
第二部分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一、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标准
        (一) 信用证欺诈的认定
        (二) 实质性欺诈标准
    二、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相关主体
        (一) 开证申请人
        (二) 开证行
        (三) 法院
    三、对开证行拒付权的质疑
        (一) 银行是信用证欺诈的当事人之一,赋予拒付权有违程序正义
        (二) 银行不是法院,不宜适用公共秩序保留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
        (三) 银行的拒付权与信用证机制的根本功能存在着显然的矛盾
        (四) 银行的拒付权缺乏法律支持
        (五) 银行的拒付权缺乏现实意义
    四、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例外
        (一) “欺诈例外的例外”的情形
        (二) “欺诈例外的例外”的意义
第三部分 从《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看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在我国的适用
    一、《规定》的出台
        (一) 《规定》出台之前我国关于信用证欺诈方面的法律制度
        (二) 《规定》的出台历程
    二、《规定》与之前法律文件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规定
        (一) 信用证欺诈的认定
        (二) 欺诈例外原则的适用
        (三) 欺诈例外的例外
    三、《规定》的局限性及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研究[J]. 祝丽娜.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信用证欺诈例外的理论根据新论[J]. 裴红军.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2)
[3]完善中国信用证法律体系的立法思考[J]. 王超.  商业研究. 2003(19)
[4]关于信用证欺诈例外的若干问题研究[J]. 刘定华,李金泽.  中国法学. 2002(03)
[5]《UCP500》与信用证结算风险防范[J]. 李强.  中国律师. 2000(02)
[6]论信用证单据欺诈中的银行付款责任与法院禁付令[J]. 丛雪莲.  河北法学. 1999(04)
[7]跟单信用证中“欺诈例外”的理论依据、适用条件及程序[J]. 王爱平.  法学评论. 1999(02)
[8]略论跟单信用证欺诈中开证行的权利和义务[J]. 李群星.  法学评论. 1998(03)
[9]信用证的法律性质以及信用证支付方式的法律框架[J]. 蔡建敏.  国际商务研究. 1997(06)



本文编号:2967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67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0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