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禁止吸烟的环境法规制

发布时间:2021-01-14 09:49
  近年来,欧洲的禁烟运动如火如荼,全球范围内,人们日益认识到禁烟的必要性。传统法学认为法律调整的是人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进而认为法律调整的是社会关系。而环境法调整环境社会关系,它必须具有意志性、在直接与自然客体有关的活动中形成、在环境法律规范效力范围内。从吸烟行为以及吸烟引起的社会关系来考察,它属于环境法的调整范围。制定并完善禁止吸烟的环境法十分必要。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吸烟具有极大的危害,香烟烟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它对机体会产生刺激作用、致癌作用、毒性作用。第二,被动吸烟尤其危害巨大,被动吸烟人所受的危害是非自愿并且十分严重的,我国有至少5亿人在遭受被动吸烟的危害。第三,香烟烟雾对于空气存在巨大污染,除了在一般水平上污染空气,香烟烟雾对于室内空气尤其污染巨大。禁止吸烟在环境法上具有可行性。第一,从法经济学角度分析,烟草市场需要国家干预,这包括干预烟草的生产、制造、消费。第二,国际社会禁烟法律的进展说明了这一目标的法律是可行的。第三,从对国内公众进行的公共场所禁烟情况的相关调查来看,公共场所禁烟已经成为了公众共识,从在杭州和北京的调查结果看,公共场所禁烟的法规、规章已然存在一定程度...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禁止吸烟的环境法规制


我国不同地区被动吸烟率分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法规现状分析[J]. 李云霞,姜垣,杨焱,南奕,冯国泽,周刚,黎明,张楚南.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04)
[2]中国部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室内烟草烟雾浓度测定[J]. 姜垣,李竹,邱五七,常爱玲,李明珠,赵白帆,杨焱,甘泉,Katharine Hammond,胡德伟.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02)
[3]被动吸烟对非吸烟妇女健康影响的现况研究[J]. 应桂英,刘熹,甘德坤,房军,田红梅,马玲.  现代预防医学. 2006(11)
[4]《北京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规定》执行情况调查[J]. 崔小波,李春雨,饶英生.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08)
[5]吸烟对他人和社会的危害[J]. 李闯.  保健医苑. 2006(05)
[6]被动吸烟对儿童免疫功能的影响[J]. 刘汝青,宋宏,吴辉,杨轶戬,任铁玲,蔡承铿,余贵英.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02)
[7]上海市中学生对被动吸烟认知现状的调查[J]. 黎明,李明珠.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03)
[8]国产香烟主流烟雾中多环芳烃的含量[J]. 黄曙海,葛宪民,汤俊豪,AKPAN Victor,LODOVICI Maura,DOLARA Piero.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6(01)
[9]中国人群2002年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现状调查[J].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周灵妮.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02)
[10]某市公众对公共场所禁烟的认知调查[J]. 翟敏,岳喜同,聂迪,张凯.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03)



本文编号:29766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29766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59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