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9 20:47
  19世纪之后,对于国际河流的开发和利用问题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问题,关于国际河流开发利用的国际法规则也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这就形成了国际水法。国际水法在发展中相继经历了对工农业用水的调整,对水质的保护和对水污染的防控,对水资源进行可持续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为主要内容的三个阶段。而作为国际水法核心内容之一的国际水法基本原则也随着国际水法的发展而逐渐完善。国际水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水法具体制度的基本指导性规范,在国际水法制度还未臻成熟和完善之时,可以指引制度的构建;在制度缺失时,对出现的具体争议进行评判;对制度有不同的解释及处理时,则以是否符合于基本原则来进行衡量。故而,国际水法基本原则体现着国际水法的发展方向和趋势,对于国际水法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法律原则作为一种克服法律局限性的工具,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的意义是显见的。通过对国际水法的主要基本文件以及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本文归纳出了目前国际水法规范中的几个基本原则,包括:国家对跨境水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公平合理使用原则、无害使用原则、受益补偿原则、合作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这些原则中,有的已经在国际水法的完善中发展成熟,有的处于刚刚提出的阶段... 

【文章来源】:昆明理工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释义
    (一)国际河流、国际水道与国际流域
        1.国际河流
        2.国际水道
        3.国际流域
    (二)国际水法
    (三)基本原则
二、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的历史发展
    (一)从国际法文件看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1.1815年《维也纳会议最后议定书》
        2.1887年国际法学会《国际河道航行规则草案》
        3.1911年国际法学会《国际水道非航行用途的国际规则》
        4.1921年《国际性可航水道制度公约及规约》
        5.1923年《关于涉及多国开发水电公约》
        6.1933年《美洲国家关于国际河流的工农业利用宣言》
        7.1934年国际法学会《国际河流航行规则》
        8.1948年《多瑙河航行制度公约》
        9.1961年国际法学会《关于国际水域的非航行利用的决议》
        10.1963年《尼日尔河流域国家关于航行和经济合作条约》
        11.1965年《国际河流及湖泊的工农业使用公约草案》
        12.1966年国际法协会《国际河流利用规则》(赫尔辛基规则)
        13.1969年《银河流域条约》
        14.1971年《关于国际河流使用的阿松桑法案》
        15.1992年《跨境水道和国际湖泊保护及使用公约》
        16.1994年《多瑙河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合作公约》
        17.1995年《湄公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合作协定》
        18.1997年《联合国国际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约》
        19.1998年《莱茵河保护公约》
        20.2004年国际法协会《关于水资源的柏林规则》
    (二)从国际法案例看国际水法基本原则的发展
        1.1937年默兹河改道案
        2.1957年拉努湖案
        3.1993年多瑙河盖巴斯科夫—拉基玛洛大坝案
三、国际水法基本原则分述
    (一)国家对跨境水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1.国家主权的含义
        2.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
        3.国家对跨境水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的内容
    (二)公平合理使用原则
        1.国际法文件中的公平合理使用原则
        2.国际判例中的公平合理使用原则
        3.公平合理使用原则的含义
    (三)无害使用原则
        1.国际法文件中的无害使用原则
        2.国际法案例中无害使用原则的体现
        3.无害使用原则的含义
    (四)受益补偿原则
        1.生态补偿的含义
        2.确立受益补偿原则的构想
    (五)合作原则
        1.合作原则在国际水法文件中的表述
        2.合作原则在国际实践中的体现
        3.合作原则的含义
    (六)可持续发展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及发展
        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国际水法文件中的表述
        3.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含义
四、国际水法基本原则在中国的运用——以澜沧江的开发利用为例
    (一)中国国际河流概况
        1.东北地区的国际河流
        2.西北地区的国际河流
        3.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
    (二)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概况
        1.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自然资源概况
        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现有国际水法规则及流域管理制度
    (三)在国际水法基本原则指导下对澜沧江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
        1.坚持国家对澜沧江水资源的永久主权
        2.以公平合理的方式对澜沧江进行开发利用
        3.注意污染防控,保证对澜沧江的无害使用
        4.积极协商,争取在流域内建立受益补偿制度
        5.加强与流域内其他国家的合作,实现共赢
        6.放眼未来,在可持续发展观指导下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法中与国际河流非航行使用有关的内容[J]. 韩益民.  水利发展研究. 2006(10)
[2]关于国际河流生态环境安全的思考[J]. 贾生元.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5(02)
[3]国际河流开发给中国的启示[J]. 耿雷华,陈霁巍,刘恒,钟华平.  水科学进展. 2005(02)
[4]国际法中的“软法”现象探析[J]. 万霞.  外交学院学报. 2005(01)
[5]论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的发展[J]. 王曦,杨兴.  法学论坛. 2005(01)
[6]关于国际河流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思考[J]. 戴艳文.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04)
[7]从基本概念的演变看现代国际水法的特点[J]. 何艳梅.  法治论丛. 2004(05)
[8]国际河流水资源分配与国际水法[J]. 任世芳,牛俊杰.  世界地理研究. 2004(02)
[9]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保护问题与对策[J]. 贾生元,戴艳文.  水资源保护. 2004(02)
[10]对建立我国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 曹明德.  法学. 2004(03)

博士论文
[1]国际水资源公平和合理利用的法律理论与实践[D]. 何艳梅.华东政法学院 2006
[2]论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D]. 林灿铃.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与解决机制研究[D]. 陈晓梅.河海大学 2006
[2]跨国界水污染法律问题研究[D]. 钟莉.吉林大学 2006
[3]国际环境争端解决机制研究[D]. 谭宇生.河海大学 2005
[4]跨界环境污染的国际法律责任[D]. 肖田.河海大学 2005
[5]论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地缘战略[D]. 郭小鹏.江西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075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075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5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