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南极政治的多层面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13:34
  随着南极探险和考察活动的增加,人类对南极的认识也随之不断深入,南极的经济和战略价值日益凸显,南极政治问题成为近年来国内外政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南极政治内涵丰富,它已经超越了传统政治所研究的范畴,涉及到政治法律、资源环境、科学研究、军事安全和国际合作等多个领域。以《南极条约》为基础的南极条约体系是南极政治的法律基础和制度框架。一些国家通过早期的探险活动,在南极提出了各自的主权要求,但是部分国家的要求中出现了重合,有关国家一直争执不断。1957年到1958年,由国际科联发起的国际地球物理年为解决南极主权争端提供了难得契机,各国通过协商签订了《南极条约》,这一法律文件成为此后规划南极事务的法律基础。南极资源政治是南极政治的重要内容,南极不但拥有丰富的矿产和油气资源,而且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但目前南极矿产资源的开发还停留在调查研究阶段,因为南极严酷的气候条件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使得在现阶段进行矿产资源开发不但代价巨大,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将破坏南极独一无二的生态环境。但随着开采技术的不断提高,在不破坏南极环境的情况下,进行资源开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中,尤以磷虾资源丰富,... 

【文章来源】: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南极政治问题的产生及其法律制度框架
    第一节 南极政治问题的由来
        一、七国提出主权领土要求
        二、《南极条约》的出台与南极领土要求的冻结
    第二节 南极政治的法律基础和制度框架
        一、南极政治的定义
        二、南极政治的法律基础
        三、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机制
第二章 南极政治中的资源问题
    第一节 南极生物资源问题
        一、南极海洋生物资源种类及其保护制度
        二、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第二节 南极矿产资源问题
        一、南极矿产资源的种类与分布
        二、南极矿产资源开发的前景及其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南极政治中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 保护南极环境的重要性和南极环境政治的发展
        一、保护南极环境的重要意义
        二、南极环境政治问题的产生和制度框架
    第二节 南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
        一、科学考察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二、南极旅游活动对南极环境的影响
第四章 南极科学与南极政治
    第一节 国际地球物理年(IGY)的开展与《南极条约》的缔结
    第二节 南极科学在南极条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中的重要作用
        一、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对南极条约体系的影响
        二、南极科学与南极政策
    第三节 南极科学研究是各国实现政治目标的有效手段
        一、开展南极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二、建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政治意义
        三、设立南极特别保护区和管理区的战略意义
        四、南极科学研究的导向作用
第五章 南极政治中的军事安全问题
    第一节 南极的军事价值
        一、南极条约体系中关于军事问题的规定
        二、南极的地缘战略价值
        三、南极的军事科学价值
    第二节 南极非军事化面临的挑战
        一、由《南极条约》自身的缺陷而引发的对南极非军事化的挑战
        二、南极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南极非军事化面临挑战
        三、主权和资源问题使南极非军事化面临严峻挑战
第六章 南极政治与当代国际政治行为体
    第一节 联合国与南极政治的关系
        一、联合国参与南极事务的开始
        二、联合国与南极政治关系的新发展
    第二节 非政府组织对南极政治的参与和影响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南极事务的开始(1959年—1975年)
        二、非政府组织对南极政治影响的逐步加强(1980年—1991年)
        三、走向和谐的非政府组织与南极条约体系(1991年——至今)
    第三节 非南极条约国家对南极政治的参与和影响
        一、非南极条约国家与南极条约协商国之问的矛盾
        二、非南极条约国家对南极政治的影响
第七章 中国与南极政治
    第一节 南极洲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一、科学利益
        二、经济利益
        三、环境方面的利益
    第二节 中国的南极之路
        一、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历史回顾
        二、中国南极考察取得的伟大成就
        三、中国南极事业的未来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极条约》50周年:挑战与未来走向[J]. 郭培清,石伟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2]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反南大洋IUU捕捞活动策略分析[J]. 陈丹红.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11)
[3]试析南极科学与南极政治的关系[J]. 郭培清,石伟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6)
[4]从南极条约体系演化看矿产资源问题[J]. 吴依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5]南极政治中的科学导向(下)——记《南极条约》五十周年峰会[J]. 石伟华,郭培清.  海洋世界. 2009(06)
[6]南极政治及浅析[J]. 石伟华.  极地研究. 2009(02)
[7]南极政治中的科学导向(上)——记《南极条约》五十周年峰会[J]. 石伟华,郭培清.  海洋世界. 2009(05)
[8]马来西亚南极政策的演变(1982年—2008年)[J]. 郭培清,石伟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9]《南极条约》的背景意义及展望[J]. 吴依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10]环境保护与南极的“软存在”[J]. 吴依林.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9(04)

硕士论文
[1]冷战时期美国极地政策研究综述[D]. 牛启铭.东北师范大学 2009
[2]南极环境保护制度浅析[D]. 朱文雅.外交学院 2009
[3]美国军事利用南极的政策(1946-1957)[D]. 孙天竺.东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0165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165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b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