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法角度驳“台湾地位未定论”
发布时间:2021-02-24 12:58
随着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世人的目光越来越多地投注到台湾问题上。胡锦涛主席曾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问题”。二战后,台湾的归属问题尚未得以真正地彻底解决。依据先前订立的相关条约,台湾的法律地位确定无疑,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的一部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自新中国建国以来,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对峙状态始终没有打破。从本质上讲,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是由于台湾岛屿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举足轻重,这一问题的解决进程始终都受到美国和日本对台政策的干涉和影响,国际社会也普遍对此问题表示关注。陈水扁上台后鼓吹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另一个国家。鉴于其打算于2008年在台湾举行“公投制宪”,将台湾从祖国分离出去的图谋昭然可见,因此深入研究台独分子所宣称的“法理独立”和“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法律依据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台湾问题是个非常复杂的政治法律问题,有不少文章从国际关系、历史方面来论述这一问题,但是从国际法角度来写台湾的法律地位的文章和著作还并不多,主要有饶戈平《“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法律透视》,姚礼明的《从主权概念、国际法看中国对台湾拥有绝对的主权》,管建强的《析<旧金山和约&g...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台湾的历史回顾
一、台湾的地理状况
(一) 台湾的地理情况
(二) 台湾的居民状况
二、台湾的历史概况
第二章 关于台湾地位的国际法上的法律依据
一、相关国际性法律文件
(一)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
(二) 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
(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
(四)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
(五)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条件》
二、对相关国际性法律文件的法律分析
(一)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分析
(二) 《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条件》共同构成了台湾为中国领土的国际法依据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政府继承”的原则取得对台湾的领土主权
第三章 “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提出和内容
一、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的声明
二、《旧金山对日和约》
(一)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制定背景
(二)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主要内容
(三) 对《旧金山对日和约》的法律效力分析
第四章 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社会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
一、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社会的相关立场
二、中美关系—三个《中美联合公报》
(一) 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
(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三) 1982年8月17日《中美联合公报》
(四) 对三个《中美联合公报》的法律评析
三、中日关系—《中日联合声明》与《中日友好条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049406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台湾的历史回顾
一、台湾的地理状况
(一) 台湾的地理情况
(二) 台湾的居民状况
二、台湾的历史概况
第二章 关于台湾地位的国际法上的法律依据
一、相关国际性法律文件
(一) 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
(二) 1941年12月9日《中华民国政府对日宣战布告》
(三) 1943年12月1日《开罗宣言》
(四) 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
(五) 1945年9月2日《日本投降条件》
二、对相关国际性法律文件的法律分析
(一)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性质分析
(二) 《对日宣战布告》、《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及《日本投降条件》共同构成了台湾为中国领土的国际法依据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据“政府继承”的原则取得对台湾的领土主权
第三章 “台湾地位未定论”的提出和内容
一、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的声明
二、《旧金山对日和约》
(一)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制定背景
(二)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主要内容
(三) 对《旧金山对日和约》的法律效力分析
第四章 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社会关于台湾问题的立场
一、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外交政策和国际社会的相关立场
二、中美关系—三个《中美联合公报》
(一) 1972年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
(二) 1978年12月16日《中美建交联合公报》
(三) 1982年8月17日《中美联合公报》
(四) 对三个《中美联合公报》的法律评析
三、中日关系—《中日联合声明》与《中日友好条约》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0494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49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