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遥感商业化与国际合作法律问题浅析
发布时间:2021-02-26 22:54
随着空间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商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卫星遥感作为空间卫星服务的一种形式,属于外层空间开发和利用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不可避免的受到外空商业化浪潮的影响。表现在:一方面,卫星遥感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方便地探索和开发外空,以及更好地利用遥感技术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卫星遥感的商业化运作同时又使我们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对传统的国际法理论和原则形成冲击等。无论是迎接机遇还是应对挑战,无不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事实上,由于单个国家开展外空活动存在的技术、法律等方面的局限性,外空领域包括遥感领域中的国际合作早已成为客观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卫星遥感商业化过程中的国际合作法律问题,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卫星遥感及其商业化发展。遥感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外空活动,极少为公众所深入了解。本文首先介绍遥感的概念、特点和分类,并简单说明遥感应用的主要领域。其次对遥感发展的历史、商业化的进程和现状做了简要介绍。然后对遥感商业化过程中的国际合作进行概要说明,其中既包括迄今为止已达成的国际性质的合作项目.,也包括多边、区域及双边合作项目,更涵盖...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一、卫星遥感及其商业化发展
(一) 遥感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应用
(二) 卫星遥感的商业化发展和现状
(三) 卫星遥感商业化中的国际合作
二、"事先同意问题"的争论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一) 事先同意问题的产生与演变
1. 卫星遥感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2. 数据资料散发是否需要限制问题
(二)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1.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的渊源与发展
2.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与卫星遥感数据资料
(三) 国家安全问题
三、卫星遥感在共同防御灾难方面的国际合作
(一) 《宪章》及其确立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
1. 《宪章》的签订、成员机构、性质及宗旨
2. 《宪章》运行机制
(二) 《宪章》体制下2010年海地大地震合作实践
(三) 《宪章》的评价及法律分析
四、卫星遥感的区域和双边合作
(一) 区域合作
1. 欧洲的区域合作
2.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合作
(二) 双边合作——以中国-巴西双边遥感合作为例
结论
参考资料
本文编号:3053295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引言
一、卫星遥感及其商业化发展
(一) 遥感的概念、分类、特点与应用
(二) 卫星遥感的商业化发展和现状
(三) 卫星遥感商业化中的国际合作
二、"事先同意问题"的争论及其在新形势下的发展
(一) 事先同意问题的产生与演变
1. 卫星遥感活动的合法性问题
2. 数据资料散发是否需要限制问题
(二)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
1.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原则的渊源与发展
2. 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与卫星遥感数据资料
(三) 国家安全问题
三、卫星遥感在共同防御灾难方面的国际合作
(一) 《宪章》及其确立的国际减灾合作机制
1. 《宪章》的签订、成员机构、性质及宗旨
2. 《宪章》运行机制
(二) 《宪章》体制下2010年海地大地震合作实践
(三) 《宪章》的评价及法律分析
四、卫星遥感的区域和双边合作
(一) 区域合作
1. 欧洲的区域合作
2. 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区域合作
(二) 双边合作——以中国-巴西双边遥感合作为例
结论
参考资料
本文编号:30532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53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