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追索权国际保理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2 18:54
国际保理业务最近几十年在世界上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迅速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推广,目前己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金融业务,位居国际贸易的主流支付方式。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我国无追索权国际保理迟迟发展不起来等许多问题,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当前对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风险防范不到位,无追索权国际保理法律基础的认定尚无定论,对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存在的深层次法律问题尚未明晰。因此,本文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无追索权国际保理基本法律问题的分析论证以及在此基础上对风险防范的深层次法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来寻求完善我国国际保理立法的对策。本文共分五部分,分析了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现状以及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业务的情况,揭示了我国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业务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对进一步开展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业务提出了建议。本文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国际保理的概念、发展以及现状,以此为切入点引出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定义以及特殊性。论述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已有一段发展历史了,但是我国大多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银行却不敢轻易从事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业务。无追索权保理业务代表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趋势,其前景利润是巨大的。从理论意义...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无追索权国际保理概述
(一) 国际保理概述
1. 国际保理的概念
2. 国际保理的发展及现状
3.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及现状
(二)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
1.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定义
2.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特殊性
3.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研究意义
二、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交易各方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
(一) 出口商和进口商的法律关系
(二) 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 出口商和出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四) 进口商与进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三、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
(一)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的概述
1.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的法律性质
2.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的特征
(二)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1.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的形式
2.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通知的效力
3.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的有效性
4.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的抗辩和反诉
(三)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引起的权力冲突及解决途径
1. 保理商与其他受让人的权利冲突
2. 保理商与抵押权人的冲突
3. 保理商与供应商的前手卖方的冲突
4. 保理商与供应商破产管理人的冲突
5. 保理商与其他第三方的冲突
四、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风险及防范
(一) 债权转让的风险及风险防范
1. 债权转让的风险
2. 债权转让方面的风险防范
(二) 无追索权制度本身的风险
1. 进口商信用额度变化的风险
2. 其他客观原因导致进口商资信能力下降的风险
(三) 无追索权制度本身的风险防范
1. 注重商业资信调查和信用额度风险控制
2. 建立对进口商的应收账款信用额度核准机制
3. 进口商披露的保证
4. 对进口商的谨慎调查
5. 通过综合授信方式予以控制
6. 合理行使《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GRIF)中信用额度的取消或缩减的权利
7. 出口保理商对保理信用额度的核准及变更
8. 信用风险、争议的界定
(四) 保理合同的风险控制
1. 债权转让的通知条款
2. 慎重制定核准应收账款和未核准应收账款的条款
3. 出口商对贸易合同的保证条款
4. 出口商帮助行使停运权的条款
5. 发生纠纷时出口商帮助诉讼的条款
6. 法律适用和法院选择条款
五、完善我国保理制度的设想
(一) 我国立法和实践的基本情况
1. 经济环境
2. 法律环境
(二) 完善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法律制度
1. 我国国际保理法律规范的应有内容
2. 以《合同法》为基础制定无追索权国际保理法律制度
(三) 借鉴相关国家立法,充分发挥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作用
(四) 加强我国法制化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五) 建立适应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监管体制
(六) 加强对国际保理的重视与宣传,制定扶持保理业发展的政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债权让与的法律分析[J]. 黄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2]浅谈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 白志潮.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论国际保理的比较优势和适用限制[J]. 姚鹏,姜仿其. 商场现代化. 2005(08)
[4]保付代理及其涉及的有关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及立法比较[J]. 殷雁双. 河北法学. 2004(06)
[5]国际保理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J]. 李永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 李金泽. 金融论坛. 2002(08)
[7]加快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策略研究[J]. 张军. 国际金融研究. 2002(02)
[8]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前景[J]. 东木. 上海金融. 2001(06)
[9]国际保理及其法律性质[J]. 朱勇. 法学杂志. 1994(04)
硕士论文
[1]国际保理有关法律问题研究[D]. 王佳.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对中国如何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问题的研究[D]. 董治国.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国际保付代理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 岳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4]从《国际保理公约》析我国国际保理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D]. 廖杨.湖南大学 2007
[5]国际保理法律问题研究[D]. 石群.兰州大学 2007
[6]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之法律问题研究[D]. 赵丹.华东政法学院 2006
[7]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研究[D]. 狄晓燕.西南财经大学 2006
[8]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优先权问题研究[D]. 陈巧玲.厦门大学 2006
[9]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 王阳.大连海事大学 2004
[10]国际保理法律问题研究[D]. 朱小檬.大连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9768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无追索权国际保理概述
(一) 国际保理概述
1. 国际保理的概念
2. 国际保理的发展及现状
3. 我国国际保理发展及现状
(二)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
1.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定义
2.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特殊性
3.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研究意义
二、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交易各方当事人间的法律关系
(一) 出口商和进口商的法律关系
(二) 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
(三) 出口商和出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四) 进口商与进口保理商的法律关系
三、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
(一)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的概述
1.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的法律性质
2.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的特征
(二)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1.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的形式
2.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通知的效力
3.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的有效性
4.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的抗辩和反诉
(三) 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债权转让引起的权力冲突及解决途径
1. 保理商与其他受让人的权利冲突
2. 保理商与抵押权人的冲突
3. 保理商与供应商的前手卖方的冲突
4. 保理商与供应商破产管理人的冲突
5. 保理商与其他第三方的冲突
四、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风险及防范
(一) 债权转让的风险及风险防范
1. 债权转让的风险
2. 债权转让方面的风险防范
(二) 无追索权制度本身的风险
1. 进口商信用额度变化的风险
2. 其他客观原因导致进口商资信能力下降的风险
(三) 无追索权制度本身的风险防范
1. 注重商业资信调查和信用额度风险控制
2. 建立对进口商的应收账款信用额度核准机制
3. 进口商披露的保证
4. 对进口商的谨慎调查
5. 通过综合授信方式予以控制
6. 合理行使《国际保理业务通用规则》(GRIF)中信用额度的取消或缩减的权利
7. 出口保理商对保理信用额度的核准及变更
8. 信用风险、争议的界定
(四) 保理合同的风险控制
1. 债权转让的通知条款
2. 慎重制定核准应收账款和未核准应收账款的条款
3. 出口商对贸易合同的保证条款
4. 出口商帮助行使停运权的条款
5. 发生纠纷时出口商帮助诉讼的条款
6. 法律适用和法院选择条款
五、完善我国保理制度的设想
(一) 我国立法和实践的基本情况
1. 经济环境
2. 法律环境
(二) 完善无追索权国际保理的法律制度
1. 我国国际保理法律规范的应有内容
2. 以《合同法》为基础制定无追索权国际保理法律制度
(三) 借鉴相关国家立法,充分发挥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的作用
(四) 加强我国法制化信用管理体系建设
(五) 建立适应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监管体制
(六) 加强对国际保理的重视与宣传,制定扶持保理业发展的政策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保理业务中应收账款债权让与的法律分析[J]. 黄斌.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2]浅谈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 白志潮.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论国际保理的比较优势和适用限制[J]. 姚鹏,姜仿其. 商场现代化. 2005(08)
[4]保付代理及其涉及的有关债权转让的法律问题及立法比较[J]. 殷雁双. 河北法学. 2004(06)
[5]国际保理相关法律问题的分析[J]. 李永贞.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面临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J]. 李金泽. 金融论坛. 2002(08)
[7]加快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策略研究[J]. 张军. 国际金融研究. 2002(02)
[8]商业银行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前景[J]. 东木. 上海金融. 2001(06)
[9]国际保理及其法律性质[J]. 朱勇. 法学杂志. 1994(04)
硕士论文
[1]国际保理有关法律问题研究[D]. 王佳.东北财经大学 2007
[2]对中国如何发展国际保理业务问题的研究[D]. 董治国.东北财经大学 2007
[3]国际保付代理基本法律问题研究[D]. 岳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07
[4]从《国际保理公约》析我国国际保理制度的相关法律问题[D]. 廖杨.湖南大学 2007
[5]国际保理法律问题研究[D]. 石群.兰州大学 2007
[6]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之法律问题研究[D]. 赵丹.华东政法学院 2006
[7]国际保理法律制度研究[D]. 狄晓燕.西南财经大学 2006
[8]国际保理中应收账款转让的优先权问题研究[D]. 陈巧玲.厦门大学 2006
[9]国际保理中债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 王阳.大连海事大学 2004
[10]国际保理法律问题研究[D]. 朱小檬.大连海事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597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59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