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国际法主体视角下的历史性权利构成要件

发布时间:2021-03-12 13:01
  南海仲裁案引发了学界对于历史性权利的探讨,理论上仍有待研究与丰满之处。从历史性权利的定性为切入点,确定历史性权利的国际习惯属性。进而从国际习惯的物理和心理两个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这两个要素下的主体问题。随着国际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个人行为,可以视为国际法主体的行为。物理要素的主体问题主要探讨民间的实践是否有效,如何将民间实践归于国家实践。物理要素主要针对当今国际法历史性权利中的误区,片面追求一国在某一区域活动的时间可溯及几千几百年以前,但却忽略了实践主体的适格性,并提出主体应适格化。心理要素的主体问题主要探讨,法律确信的主体是仅需要的利害关系国的容忍,还是需要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针对该心理要素问题,提出了逐渐用条约取代历史性权利的一种进路,为解决同类案件提供参考。 

【文章来源】: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34(0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历史性权利的定性
三、物理要素中的主体适格化
    (一) 个人能否成为历史性权利主体
    (二) 历史性权利视角下的思考
    (三) 英挪渔业案的启示
    (四) 物理要素的路径研究
四、从心理要素视角看历史性权利进路
    (一) 利害关系国对于心理要素的介入
    (二) 庇护权案的启示
    (三) 禁止反言原则的遵循
    (四) 心理要素的路径研究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海洋法上的保持占有原则与历史性权利[J]. 王森.  太平洋学报. 2018(03)
[2]驳“历史性权利属一般海洋法规则之例外”说[J]. 刘晨虹.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3]依法治国与全球治理[J]. 薛捍勤.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6(02)
[4]从近代美国文献看南海诸岛的主权[J]. 辉明.  文史哲. 2016(04)
[5]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J]. 贾宇.  中国法学. 2015(03)
[6]禁反言在国际法中的适用——以领土争端案为例[J]. 曲波.  法学杂志. 2014(08)
[7]海洋法中历史性权利构成要件探究[J]. 曲波.  当代法学. 2012(04)
[8]加拿大对西北航道主权控制的法律依据分析[J]. 刘江萍,郭培清.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02)
[9]关于北部湾的“历史性水域”[J]. 沈固朝.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04)
[10]近代中国政府和人民维护南海诸岛主权概论[J]. 吕一燃.  近代史研究. 1997(03)



本文编号:30783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783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