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家豁免原则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7-04-15 19:21

  本文关键词:论国家豁免原则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国家豁免原则和国际强行法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理论和司法实践的分析,笔者对当前关于二者关系的论述,尤其是程序和实体的区分方式,进行了批判。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二者的关系不应当绝对,而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进行个案分析。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国家豁免原则和国际强行法的基本理论进行了阐述,通过对国家豁免原则的理论基础及历史渊源的考察,笔者主张国家豁免的存在基础和程序性特征在理论上是值得怀疑的;另一方面,国际强行法虽然于1969年就被正式引入了国际法,但其具体内容及法律效力目前依然处于一种比较模糊的状态。 第二章重点分析了当前最为普遍的对国家豁免原则和国际强行法关系的观点,即程序性与实体性的区分。本章以2012年国际法院德国诉意大利案为背景,对这种区分的合理性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法院的判决和学者观点的分析,笔者认为,这种绝对化的区分不仅在国际法上很难站得住脚,更重要的是,它潜在地导致违反强行法的国家得不到任何处罚且受害人失去一切救济途径。 在第二章的基础之上,笔者在第三章继续研究了司法实践中关于二者关系的其他一些主张,包括违反强行法的行为构成默示放弃豁免以及违反强行法的行为属于管理权行为,然而,笔者分析后认为,方面这些理论本身就很难站得住脚,另一方面这些主张的存在客观上也证明了当前关于国家豁免原则与国家强行法关系的司法实践还远未达到统一的程度。 在上述三章的基础上,笔者在最后一章提出,处理国家豁免原则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不应当一概而论,而应当结合具体的案件事实进行分析。当受害者明显失去了一切可能的救济途径时,国家豁免原则不应当成为强行法在国内法院实施的障碍。这种观点一方面为国际法未来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留下了空间,另一方也使得二者所代表的利益在个案中的平衡变为可能。
【关键词】:国家豁免原则 国际强行法 程序性权利 实体性权利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前言10-11
  • 第一章 国家豁免原则及国际强行法基本理论11-20
  • 第一节 国家豁免原则的概念、性质及理论基础11-15
  • 一、国家豁免的概念11-12
  • 二、国家豁免的性质12-13
  • 三、国家豁免的理论基础13-15
  • 第二节 强行法的基本理论15-20
  • 一、强行法的概念、性质及历史渊源15-17
  • 二、强行法的内容17-20
  • 第二章 国家豁免原则与强行法的并列关系20-31
  • 第一节 国际法院德国诉意大利案20-22
  • 第二节 程序性规则与实体性规则的区分22-31
  • 一、国家豁免原则的程序性22-27
  • 二、强行法的实体性27-28
  • 三、程序性规则与实体性规则的冲突28-31
  • 第三章 国家豁免原则与强行法关系的司法实践31-37
  • 第一节 默示放弃豁免31-34
  • 第二节 统治权行为与管理权行为的区分34-37
  • 第四章 国家豁免原则与强行法的平衡点37-44
  • 第一节 司法实践背后的潜在因素37-40
  • 一、水闸效应(Floodgate Effect)37-39
  • 二、政治因素39-40
  • 第二节 最后救济作为国家豁免原则与强行法的平衡点40-44
  •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居迁;;强行法与国际法的性质[J];研究生法学;1998年02期

2 郭玉军;刘元元;;国际强行法与国家豁免权的冲突及其解决——以德国诉意大利案为视角[J];河北法学;201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论国家豁免原则与国际强行法的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0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90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7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