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新型国际贸易壁垒法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3 07:48
贸易壁垒,是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某一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而采取的一系列限制贸易的规则、措施、技术标准的总称。作为政府经济管理职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壁垒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全球化趋势在世界范围内愈演愈烈,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越来越渴望在一个安全而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于是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应对这种新形势的挑战,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诸多新的法律规范和政策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构筑起新的贸易壁垒体系。新型国际贸易壁垒与传统的贸易壁垒都是各国为了保护本国利益、促进本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手段。因此,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新型国际贸易壁垒比传统贸易壁垒更为复杂,其对国际贸易关系、国际经济法以及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都产生了不同于传统贸易壁垒的重要的积极影响和显著的消极影响。如何充分发挥它的积极影响并有效限制它的消极影响,是国际社会当前正在努力解决的问题,也是本文即将展开论述的主题。而世界贸易组织是目前国际社会最重要的经济组织,其所具有的现行法律机制...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概述
1.1 贸易壁垒的产生和演变
1.2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兴起
1.3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与传统贸易壁垒的比较
2 几类新型国际贸易壁垒及WTO 相关规则
2.1 环境壁垒
2.2 转基因食品安全壁垒
2.3 劳工保护标准壁垒
2.4 与竞争政策相关的贸易壁垒
2.5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壁垒
3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3.1 强化国家主权的经济治理职能
3.2 增强WTO 法律适用的开放性
3.3 扩大WTO 与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
3.4 促进WTO 法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4.1 背离WTO 自由贸易原则
4.2 违反WTO 非歧视原则
4.3 破坏WTO 差别与特殊待遇原则
4.4 削弱WTO 透明度原则
4.5 减损WTO 争端解决机制效能
5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之WTO 应对机制
5.1 区域贸易安排
5.2 非违反之诉
5.3 复边贸易协定
6 中国应对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6.1 积极参加区域贸易安排
6.2 合理利用“非违反之诉”机制
6.3 全面研究国外贸易壁垒
6.4 有效构筑国内贸易壁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著作及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和策略选择[J]. 张燕生,张岸元,刘翔峰,张哲人. 宏观经济管理. 2006(12)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台湾地区经济的影响[J]. 陈雯. 国际贸易问题. 2006(08)
[3]跨政府组织网络与国际经济软法[J]. 徐崇利. 环球法律评论. 2006(04)
[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入世和履行WTO承诺影响的评估[J]. 洪雷.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6(06)
[5]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新的贸易保护主义[J]. 吴刚.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4)
[6]WTO争端解决机制非违反之诉的适用分析[J]. 钟立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7]透辟WTO十年发展历程[J]. 汪尧田.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6(02)
[8]分歧与和谐: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J]. 贺小勇. 现代法学. 2005(05)
[9]国际经济法律冲突与政府间组织的网络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的研究[J]. 徐崇利.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5)
[10]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的法律[J]. 左海聪. 法学评论. 2005(05)
本文编号:3095444
【文章来源】: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概述
1.1 贸易壁垒的产生和演变
1.2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兴起
1.3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与传统贸易壁垒的比较
2 几类新型国际贸易壁垒及WTO 相关规则
2.1 环境壁垒
2.2 转基因食品安全壁垒
2.3 劳工保护标准壁垒
2.4 与竞争政策相关的贸易壁垒
2.5 与知识产权有关的贸易壁垒
3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积极影响
3.1 强化国家主权的经济治理职能
3.2 增强WTO 法律适用的开放性
3.3 扩大WTO 与其它国际组织的合作
3.4 促进WTO 法律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4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消极影响
4.1 背离WTO 自由贸易原则
4.2 违反WTO 非歧视原则
4.3 破坏WTO 差别与特殊待遇原则
4.4 削弱WTO 透明度原则
4.5 减损WTO 争端解决机制效能
5 新型国际贸易壁垒之WTO 应对机制
5.1 区域贸易安排
5.2 非违反之诉
5.3 复边贸易协定
6 中国应对新型国际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
6.1 积极参加区域贸易安排
6.2 合理利用“非违反之诉”机制
6.3 全面研究国外贸易壁垒
6.4 有效构筑国内贸易壁垒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出版著作及发表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利益和策略选择[J]. 张燕生,张岸元,刘翔峰,张哲人. 宏观经济管理. 2006(12)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台湾地区经济的影响[J]. 陈雯. 国际贸易问题. 2006(08)
[3]跨政府组织网络与国际经济软法[J]. 徐崇利. 环球法律评论. 2006(04)
[4]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入世和履行WTO承诺影响的评估[J]. 洪雷.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6(06)
[5]贸易与劳工标准挂钩:新的贸易保护主义[J]. 吴刚. 财经问题研究. 2006(04)
[6]WTO争端解决机制非违反之诉的适用分析[J]. 钟立国.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2)
[7]透辟WTO十年发展历程[J]. 汪尧田.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2006(02)
[8]分歧与和谐:析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适用[J]. 贺小勇. 现代法学. 2005(05)
[9]国际经济法律冲突与政府间组织的网络化——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的研究[J]. 徐崇利.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5)
[10]WTO专家组和上诉机构可适用的法律[J]. 左海聪. 法学评论. 2005(05)
本文编号:30954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95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