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跨界河流的国际法保护
发布时间:2021-03-23 17:40
本文由前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研究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点明了本文主旨是通过回顾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历史发展,论述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以指出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的不足和发展趋势。第一章主要对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进行概述。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通过对国际法上河流分类的分析,给出跨界河流的定义,并进行分析;第二节对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澄清,以便后面的论述;第三节对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并指出了各个阶段的特点。第二章主要对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进行了阐述。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探讨了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基本原则的基本含义,并以条约、相关法律文件和司法实践为依据进行了论证;第二节从法律地位、基本职能、特征以及分类方面论述了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组织机构;第三节在国际法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家责任领域的最新条约,探讨了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领域国家在什么情况下承担责任的问题;第四节介绍了有关跨界河流的重要条约的争端解决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指出跨界河流领域的争端解决制度相对于一般国际法没有实质的突破和创...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概述
第一节 跨界河流的界定
一、河流的分类
二、跨界河流的内涵及外延
三、跨界河流的概况和特点
第二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内容
二、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必要性
三、跨界河流保护的国际法渊源
四、跨界河流保护的国际法主体
第三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历史发展
一、第一阶段(二战前)
二、第二阶段(二战后的二十年)
三、第三阶段(国际环境法正式产生后)
第二章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
第一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合理利用原则
二、不造成重大损害原则
三、受益补偿原则
四、国际合作原则
第二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组织机构
一、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组织机构简介
二、跨界河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特征和基本职能
三、跨界河流委员会的分类
第三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国家责任
一、传统国家责任
二、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
第四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争端解决
一、争端解决简介
二、相关文件中的争端解决方式
第三章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公约将会出现、增多
第二节 跨界河流委员会的作用逐步增强
第三节 流域整体规划分配模式将成为主要的开发模式
第四节 工业事故的跨界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事故跨界影响的国际法分析[J]. 林灿铃. 比较法研究. 2007(01)
[2]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责任制度对一国涉外民事案件的影响[J]. 冯汉桥. 理论月刊. 2007(01)
[3]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民事责任[J]. 易琪. 商场现代化. 2006(29)
[4]国际水法中的合作原则及其对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启示[J]. 李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5]论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的发展[J]. 王曦,杨兴. 法学论坛. 2005(01)
[6]关于国际河流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思考[J]. 戴艳文.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04)
[7]从基本概念的演变看现代国际水法的特点[J]. 何艳梅. 法治论丛. 2004(05)
[8]论国际水域利用和保护的原则[J]. 黄锡生,张雒.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01)
[9]国际淡水资源争端解决的案例分析[J]. 李铮. 世界环境. 2002(04)
[10]国际河流流域整体开发和管理的实施[J]. 陈丽晖,曾尊固. 世界地理研究. 2000(03)
硕士论文
[1]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与解决机制研究[D]. 陈晓梅.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6167
【文章来源】: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前言
第一章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概述
第一节 跨界河流的界定
一、河流的分类
二、跨界河流的内涵及外延
三、跨界河流的概况和特点
第二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几个基本问题
一、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内容
二、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必要性
三、跨界河流保护的国际法渊源
四、跨界河流保护的国际法主体
第三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历史发展
一、第一阶段(二战前)
二、第二阶段(二战后的二十年)
三、第三阶段(国际环境法正式产生后)
第二章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
第一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基本原则
一、公平合理利用原则
二、不造成重大损害原则
三、受益补偿原则
四、国际合作原则
第二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组织机构
一、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组织机构简介
二、跨界河流委员会的法律地位、特征和基本职能
三、跨界河流委员会的分类
第三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国家责任
一、传统国家责任
二、跨界损害的国家责任
第四节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的争端解决
一、争端解决简介
二、相关文件中的争端解决方式
第三章 跨界河流国际法保护制度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全球性国际公约将会出现、增多
第二节 跨界河流委员会的作用逐步增强
第三节 流域整体规划分配模式将成为主要的开发模式
第四节 工业事故的跨界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业事故跨界影响的国际法分析[J]. 林灿铃. 比较法研究. 2007(01)
[2]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责任制度对一国涉外民事案件的影响[J]. 冯汉桥. 理论月刊. 2007(01)
[3]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民事责任[J]. 易琪. 商场现代化. 2006(29)
[4]国际水法中的合作原则及其对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启示[J]. 李丽.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5]论国际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法的发展[J]. 王曦,杨兴. 法学论坛. 2005(01)
[6]关于国际河流水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安全的思考[J]. 戴艳文.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4(04)
[7]从基本概念的演变看现代国际水法的特点[J]. 何艳梅. 法治论丛. 2004(05)
[8]论国际水域利用和保护的原则[J]. 黄锡生,张雒.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4(01)
[9]国际淡水资源争端解决的案例分析[J]. 李铮. 世界环境. 2002(04)
[10]国际河流流域整体开发和管理的实施[J]. 陈丽晖,曾尊固. 世界地理研究. 2000(03)
硕士论文
[1]国际河流争端的避免与解决机制研究[D]. 陈晓梅.河海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96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096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