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6 19:05

  本文关键词: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争端解决机制以套数多、兼容其他国际争端解决方法为特点,它对国际争端有何价值,实践中有何发展,如何评价该机制等,均是引人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该机制置于国际争端解决方法背景下,综合运用实证分析理论、法价值理论、法律经济学理论、比较分析等理论或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阐述了该机制的法律渊源、主要内容。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NAFTA和两个附属协定为法律依据建立起来的。这些协定实际上存在6套争端解决机制。NAFTA第11章确定了解决投资者与东道国之间有关财产权利争端的争端解决机制;第14章对如何利用第20章争端解决程序解决金融争端作了具体规定;第19章建立了一套审查与争端解决机制,确定国内法庭作出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的最终决定是否与其国内法一致;第20章规定了政府与政府之间解决争端的机制。此外,NAFTA成员根据北美环境合作协定和北美劳工合作协定分别建立了有关国内环境法和劳工法的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不仅如此,该机制还吸收了其他国际争端解决机制或国内法为自身的争端解决服务,如WTO、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的法律制度。 这种针对不同问题设立争端解决机制,其针对性强,有利于争端的解决,但由于各机制缺乏协调,又往往存在潜在的程序冲突。 二、从各机制的制度设置和实施全面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特点。在制度设置上,北美自由贸易区没有设立专门的争端解决机构,但各协定都设立了自己的管理机构,分别为自由贸易委员会、劳工合作委员会、环境合作委员会。各机制的制度也各有特点,本文分别论述了各制度的适用条件、特性等主要法律问题。本文以若干典型案件为例,主要说明各争端解决机制中具体解决方法及其规则如何运用,条文如何阐释。在实践中,各机制一般能有效解决各种争端,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使一些争端仍无法解决。 三、基于对该制度的法理分析,探讨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合理性。各机制以程序公正和平衡利益来实现其法价值目标。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基本上符合程序公正的基本原则,而且通过平衡各方利益,化解争端,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通过对该制度的法律经济学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制度满足交易费用理论的要求。组织中的各成员不可避免产生争端,这意味着权利资源的市场受到扭曲,这时只有用诉讼程序来纠正。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益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立法效益;二是诉讼效益。诉讼效益包括:保障组织的稳定和制度的遵守,使整个体制的经济收益增加;诉讼各方可实现其预期利益和避免预期不利益。所以,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力求在公平和效率之间达到统一。它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争端解决机构缺失,透明度低,执行效力差等,这些缺陷严重制约了公正高效解决争端。NAFTA各成员只有改进这些缺陷,才能使其争端解决机制发挥更大的效用。 四、通过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比较,进一步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研究。 WP=3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扩大到投资、劳工、环境等领域,并允许个人、非政府组织参与争端解决,这是对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丰富和发展。它增设了专家证言程序,为争端解决提供技术支持。时限设计比WTO争端解决机制短,有利于提高争端解决效率。 本文认为,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是实用主义和法治主义的有机结合。各争端解决机制都设立了专家组这一司法性程序,也设立了磋商等非诉讼性程序(第19章没有磋商程序)。在NAFTA第20章的专家组程序之前设立了两个磋商程序,表明了各政府通过谈判等实用主义手段解决争端的愿望。在以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经济组织中,这种结合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保证国际组织有效运作的内在要求,也是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的一个特点。 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成功的经验和制度缺陷的分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中,要对争端解决机制各因素全面考虑,综合平衡,优化组合,避免各因素中的不足,这样,就一定能建立一个公正、高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关键词】: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 特点 法理分析 比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996
【目录】:
  • 内容摘要2-4
  • SUMMARY4-8
  • 前 言8-9
  • 第一章 国际争端解决方法引论9-13
  • 第一节 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演进9-12
  • 一、 强制性争端解决方法9-10
  • 二、 和平争端解决方法10-12
  • 第二节 国内争端解决方法及其与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关系12-13
  • 一、 国内争端解决方法12
  • 二、 国内争端解决方法是国际争端解决方法的渊源12-13
  • 第二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概述13-23
  • 第一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法律基础13-17
  • 一、 北美自由贸易区法律制度的产生13-14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法律框架14-16
  • 三、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法律地位16-17
  •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17-18
  • 一、 法律渊源概说17
  • 二、 NAFTA及附属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渊源17
  • 三、 来自NAFTA之外的法律渊源17-18
  • 第三节 N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成18-23
  • 一、 一般争端解决机制18-19
  • 二、 反倾销与反补贴税事项的审查与争端解决机制19-21
  • 三、 一缔约国与另一缔约国投资者之间的争端解决机制21
  • 四、 《北美环境合作协定》争端解决机制21-22
  • 五、 《北美劳工合作协定》争端解决机制22-23
  • 第三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特点分析23-39
  • 第一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分析23-31
  • 一、 设立相关的机构23-24
  • 二、 设立相关的程序24-29
  • 三、 执行制度29-31
  •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运行实施31-39
  • 一、 投资争端解决31-34
  • 二、 反倾销与反补贴争端解决34-35
  • 三、 一般争端解决机制的争端解决35-38
  • 四、 劳工问题争端解决38-39
  • 五、 环境问题争端解决39
  • 第四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法理分析39-47
  • 第一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法价值分析39-42
  • 一、 法价值分析的相关理论39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以程序公正和利益平衡实现其法价值39-42
  •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法律经济分析42-44
  • 一、 法律经济分析的理论42-43
  • 二、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法经济学分析43-44
  •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评价44-47
  • 一、 具有套数多、兼容的特点44-45
  • 二、 受案范围广泛45
  • 三、 争端解决主体扩大45-46
  • 四、 程序创新和优化46
  • 五、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不足与完善46-47
  • 第五章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异同47-52
  • 第一节 WTO争端解决机制评介47-48
  • 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优势48
  •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缺陷48
  • 第二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与WTO争端解决机制比较48-52
  • 一、 争端解决机构之比较48-49
  • 二、 受案范围之比较49
  • 三、 程序比较49-51
  • 四、 时限比较51-52
  • 第六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建52-61
  • 第一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52-54
  • 一、 协议的产生52
  • 二、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协议内容52-54
  • 第二节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适当性研究54-56
  • 一、 符合法追求的价值目标54
  • 二、 满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殊性要求54-56
  • 第三节 对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需探讨的几个问题争端解决机制模式的选择56-61
  • 一 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选择56-57
  • 二、 机构及受案范围57
  • 三、 参与争端解决主体的资格确定57-58
  • 四、 决策机制选择58-61
  • 参考文献61-6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秦建荣;;WTO与NAFTA争端解决机制之差异性比较研究——兼论对CAFTA争端解决机制的借鉴意义[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史晓丽;北美自由贸易区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孙志煜;区域经济组织争端解决模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璞玉;自由贸易区贸易与投资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2 习平;CEPA框架下内地与香港经贸争端解决方式完善的几点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杜永涛;WTO与区域贸易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重叠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梁靖;建立中国—哈萨克斯坦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构想[D];新疆大学;2007年

5 常玉洁;与投资有关的贸易措施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何祖普;WTO和NAFTA争端解决机制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志锴;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振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顾Z

本文编号:311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1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