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本文关键词: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南极大陆作为被人类发现的最后一块大陆,一直引发人们无尽的遐思。随着人类对南极的不断的认识以及人类在南极活动的不断频繁,这也就强化了人类开发利用南极各种资源的欲求。南极生物所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近年来不断引起各国的关注,关注后便是在科学研究的名义下所进行的无序的生物勘探活动,导致的后果便是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和南极生态环境的日益破坏,然而,对于这样的现状,目前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管理法律制度对这种勘探活动进行有效的约束。目前,对于南极生物勘探的约束主要是在南极条约体系下进行,然而,这个体系下的公约,要么是框架性的规定,并没有实际的操作意义;要么与南极生物勘探的内涵相差甚远,并没有真正的规范意义;要么并没有实际生效,对南极生物勘探活动缺乏实际的约束意义。基于这样的管理现状,本文在分析现有制度的基础之上,建构了一套专门的综合的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可以说是南极生物勘探活动进展的“风向标”。通过研究历年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不难发现,南极生物勘探的地理范围在不断扩大,南极生物勘探的种类数量在不断增加,南极生物勘探活动成果的专利申请量在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参与南极生物勘探的国家也越来越多。然而,规制南极生物勘探的法律制度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各缔约国对于南极生物勘探活动的规制更是争执不休。因此,针对这样的情形,本文全面分析了当前与南极生物勘探活动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的利弊。而且对南北生物勘探制度进行了详细的比较,以期对南极生物勘探的管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对南极生物勘探进行了概述。首先对南极生物勘探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简要介绍了南极生物勘探的历史演变,最后对南极生物勘探的一些核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二章对南极生物勘探现有的管理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四个角度论述了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的现状:一是从国际法(南极条约体系下的公约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视角对现行与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二是对国外的有关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研究进行了总结与评述;三是比较了南北极生物勘探管理制度的异同;四是总结了在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各缔约国在南极生物勘探管理上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提出了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建构的设想。首先明确了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建立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其次介绍了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选择;最后提出了建构南极生物管理法律制度的一些具体内容,比如说该制度的建构所应坚持的根本宗旨、基本原则、基本制度以及相关联的制约和配套机制。 第四章阐释了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活动上的应对机制。首先介绍了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上的现状和立场;接下来重点阐释了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问题上所应采取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南极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 生物勘探 管理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96.9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2
- 第一章 南极生物勘探综述12-25
- 第一节 南极生物勘探概念的界定12-18
- 一、勘探的概念12
- 二、生物勘探的概念12-14
- 三、南极生物勘探的概念14-15
- 四、南极生物资源法律地位的界定15-18
- 第二节 南极生物勘探的历史演变18-19
- 一、南极生物勘探的起始阶段18
- 二、南极生物勘探的缓慢发展阶段18-19
- 三、南极生物勘探的快速发展阶段19
- 第三节 南极生物勘探的核心法律问题19-25
- 一、南极生物勘探的范围问题20-21
- 二、南极生物勘探的地位问题21
- 三、南极生物勘探的使用权问题21-22
- 四、南极生物勘探的环境影响问题22-23
- 五、南极生物勘探的商业化问题23
- 六、南极生物勘探的利益共享问题23-24
- 七、南极生物勘探的科学信息交流问题24-25
- 八、南极生物勘探的专利申请问题25
- 第二章 与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分析25-45
- 第一节 南极条约体系下与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26-33
- 一、《南极条约》26-28
- 二、《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28-29
- 三、《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公约》29-31
- 四、《南极海豹保护管理公约》31
- 五、《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31-32
- 六、南极条约体系在南极生物勘探管理中的作用32-33
- 第二节 《生物多样性公约》下与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33-34
- 第三节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下与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相关的法律制度34-36
- 第四节 有关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研究评述36-40
- 一、从静态管理到主动控制论37-38
- 二、产业授权论38
- 三、从“财产”属性的角度论38-40
- 第五节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下的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40-42
- 一、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下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的现状40-41
- 二、南极生物资源使用的原则41-42
- 第六节 南北极地区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42-45
- 一、北极地区生物勘探管理制度现状42-45
- 二、南北极地区生物勘探管理制度比较与借鉴45
- 第三章 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建构45-54
- 第一节 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建构首先应明确的几个问题45-47
- 一、南极生物勘探应该包括陆地环境中和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勘探46
- 二、南极生物勘探应该明确活动的地域范围和种类范围46-47
- 三、南极生物勘探制度的建构要处理好与现存制度的关系47
- 第二节 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选择47-50
- 一、以南极条约体系作为南极生物勘探管理的准则47-48
- 二、完善南极条约体系并发挥国际组织以及各缔约国的作用48-49
- 三、建立一套独立的综合的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49
- 四、其他的一些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建议49-50
- 第三节 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建构的设想50-54
- 一、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根本宗旨50
- 二、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50-52
- 三、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基本制度52-53
- 四、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的制约和配套机制53-54
- 第四章 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上的应对机制54-57
- 第一节 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上的现状与立场54-55
- 一、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活动上的现状54
- 二、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活动上的立场54-55
- 第二节 我国在南极生物勘探上应采取的对策55-57
- 一、重视对南极生物遗传资源的研究55
- 二、强调南极条约体系的管理作用55-56
- 三、关注国际法发展趋势并加强对有关规章制度的研究56-57
- 结论57-58
- 参考文献58-62
- 致谢62-63
- 个人简历63
- 发表的学术论文6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克渊;;南极法——国际法中的又一新分支[J];法学杂志;1991年04期
2 龚迎春;;试论《南极条约》体系确立的环境保护规范对各国的效力[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1990年03期
3 邹克渊;南极矿物资源与南极环境的法律保护[J];政法论坛;1991年03期
4 邹克渊;;南极全面保护的法律思考[J];中外法学;1991年04期
5 王曦;陈维春;;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之浅见[J];武大国际法评论;2005年00期
6 陈维春;;南极条约体系协商国环保政策对中国之启示[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S2期
7 石伟华;郭培清;;马来西亚与“南极问题”二十年[J];海洋世界;2009年04期
8 张丽珍;;南极旅游的国际法规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顾婷;;南极旅游:现实挑战与法律应对[J];政治与法律;2010年03期
10 邹克渊;;南极矿物资源制度中的争端解决程序评析[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红梅;于田;叶淑红;王际辉;;南极水域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八届年会暨第六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王国贵;;南极雪坝迎风槽式雪样采集法[A];首届气象仪器与观测技术交流和研讨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亚新;南极环境保护议定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2 记者 林岳夫;为南极环境保护提供支撑[N];中国海洋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焦艳玲;珍爱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品牌聚焦)[N];市场报;2002年
4 国泰 平安 英明;6·5世界环境日[N];中国包装报;2002年
5 陈荣发;南极旅游需慎行[N];中国海洋报;2003年
6 飞虹;南极旅游:福兮祸兮?[N];中国旅游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覃里雯;雷普尔德:非政府组织的教练[N];经济观察报;2003年
8 记者刘瑞常;《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闭幕[N];人民日报;2003年
9 傅丕毅、陈荣发;南极陆地首次检测出有机物污染[N];人民日报;2003年
10 记者 张一玲;我国拟自建首艘极地科考破冰船[N];中国海洋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欣;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刘秀;南极生物遗传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敬森;基于国际南极问题的环境话语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石伟华;南极政治的多层面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朱利群;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治理的观念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4 李国强;论南极微生物遗传资源的国际法保护[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5 刘云涛;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于晨;南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静怡;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8 尹素;试论南极生物勘探中的软法因素[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卢妮娜;以哥本哈根大会为例浅论当代美国环境外交政策[D];湖北大学;2011年
10 刘杏;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在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作用[D];外交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南极生物勘探管理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1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1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