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WTO争端解决机制双重属性的法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5 08:25
  随着国际社会各成员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加深,不仅仅在政治领域,还有文化领域、经济领域之间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全球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发展潮流与客观趋势,它深刻的触动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的格局,并对每一个国家的发展现状与前景都产生出难以估量的影响,世界贸易组织(WTO)正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 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负责保障WTO多边贸易体制顺利进行的国际经济组织,它是对以前关贸总协定(GATT)多边协定的继承与发展,首先就它的适用范围而言,由原来的货物贸易扩大到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知识产权等方面。其次,它所拥有的争端解决机构,主要是解释WTO国际文件和解决相关的争议,在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经济条约的执行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使条约的解释有个中立的解释者和争议的解决有个仲裁者,这有利于条约涵义的明确和执行的有效性。它所特有的争端解决机制不仅解决GATT缺乏法律的约束性及强制力的问题,更为提高WTO争端解决的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任何对WTO成就的评论如果不提及争端解决机制都是不完整的,争端解决机制是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支柱,如果没有一个争端解决的办法...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历史演变
    一 GATT中的争端解决程序及其缺陷
        (一) GATT争端解决规则简介
        (二) GATT争端解决机制的缺陷
        (三)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形成——对GATT的继承与发展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程序
        (一) WTO争端解决机构(USB)简介
        (二) 磋商、斡旋、调停及仲裁
        (三) 专家小组制度
        (四) 上诉审查制度
        (五)DSB建议和裁定的执行
        (六) 补偿与减让的措施
第二章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双重属性的学理与实践研究
    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治属性法理研究
        (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政治解决方法理论溯源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政治解决方式
        (三) WTO争端解决机制政治属性的特点及其影响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属性法理研究
        (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解决方式理论溯源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解决方式
    三 WTO争端解决机制双重属性综合述评
        (一) 机构名称
        (二) 专家组程序
        (三) 上诉程序
        (四) 表决制度
        (五) 执行程序
第三章 WTO争端解决机制双重属性对我国之影响及其应对
    一 WTO争端解决机制双重属性对我国的影响
        (一) 发展中国家参与WTO争端解决机制面临的问题
        (二) WTO争端解决机制对我国的影响
    二 我国如何应对WTO争端解决机制
        (一) 增强参与争端解决机制的能力
        (二) 提高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能力
        (三) 完善WTO争端解决机制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WTO争端解决机制述评[J]. 赵柯.  当代法学. 2003(07)
[2]略论与竞争有关的WTO贸易争端的特殊性[J]. 罗燕莱.  法学评论. 2003(03)
[3]WTO争端解决机制中的磋商程序研究[J]. 杨国华,李咏,姜丽勇,冯岩.  法学评论. 2003(02)
[4]国际私法上意思自治原则的法哲学分析[J]. 金彭年,王健芳.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3(01)
[5]论中国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对策[J]. 张乃根.  政治与法律. 2003(01)
[6]论国际法在WTO体制中的作用[J]. 周忠海.  政法论坛. 2002(04)
[7]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化”趋势[J]. 那 力,仲欣欣.  当代法学. 2002(04)
[8]WTO争端解决机制管辖权探讨[J]. 夏毅.  当代法学. 2002(01)
[9]WTO争端解决机制对国家主权理论的影响[J]. 李成斌.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 2001(09)
[10]论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几个主要国际法问题[J]. 张乃根.  法学评论. 2001(05)



本文编号:3138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38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c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