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
发布时间:2021-05-20 18:21
本文主要从国际法视角,围绕跨界环境损害的法律定义、特征、赔偿范围,通过归纳、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国家在跨界环境损害方面承担的国际法义务及责任等问题展开讨论。在指出传统国家责任对处理跨界环境损害赔偿所存在的局限后,对国际法委员会2006年通过的《关于危险活动造成跨界损害中的损失分配原则草案案文》中的重要概念进行全面分析,总结提出完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是解决跨界环境损害争端、确保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与充分赔偿的主要法律救济手段,并对中国如何处理跨界环境损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序言,主要交待本文的选题背景、意义、研究范围及素材选取。第二章主要阐述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特征及其赔偿范围。通过分析,本文认为“跨界环境损害”主要是指人类对环境的有害活动通过各种环境媒介越过有害活动起源地国的管辖或控制区域,在该国管辖或控制范围以外的区域引起的损害。国际条约、司法判例以及学者学说认为并不是所有对环境的“损害”都能引起法律上的责任,除非这种损害是“重大的”或“实质性程度”的损害。引起责任的跨界环境损害应具有如下特征:损害必须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损害应该是人类活动的有形后果所造成的;这种有形...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二、环境问题全球化对传统法律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素材选取
一、研究范围
二、素材选取
第二章 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特征及赔偿范围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的一般含义
二、法学的环境概念
第二节 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及特征
一、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
二、跨界环境损害的特征
第三节 跨界环境损害在条约中的赔偿范围
一、与油污损害有关的条约和油污赔偿基金
二、与生产或使用危险物质以及危险废物跨界转移引起损害有关的条约
三、与核损害有关的条约
四、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环境损害有关的条约
五、分析与归纳
第三章 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
第一节 国家责任的法律编簒
一、国家责任的法律编簒范围
二、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
三、国家责任的法律编簒过程
四、国家责任和国际法的编簒与逐步发展
第二节 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条约实践
一、具体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条约
二、只规定一般赔偿责任、但不进一步具体规定有关的程序性或实质性规则的条约
第三节 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习惯法基础
一、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No-Harm Principle)
二、预防义务(The Duty to Prevent)
第四节 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实践
一、司法实践
二、联合国赔偿委员会的实践
第四章 跨界环境损害的损失分配模式
第一节 损失分配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责任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国家因“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致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在理论上的争议
第二节《原则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适用范围
二、目的
三、及时和充分的赔偿
四、反应措施
五、国际和国内救济
六、拟定专门的国际制度
七、执行
第三节《原则草案》中几个重要概念之分析
一、关于“国际法不加禁止的危险活动”
二、关于“跨界损害”
三、关于“损失分配模式”
四、关于“反应措施”
第五章 结论:相关法理归纳及关于中国应对跨界环境损害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 本文基本观点的法理归纳
一、应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环境的定义
二、国家责任制度在解决跨界环境损害争端中的作用有限
三、“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致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是国家责任的表现形式
四、国家应确保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
第二节 关于中国政府应对跨界环境损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二、明确国家在跨界环境损害中承担的预防义务
三、重视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四、确保跨界环境损害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J]. 那力. 法商研究. 2006(06)
[2]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J]. 王曦. 社会科学. 2006(04)
[3]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J]. 那力,张炀. 当代法学. 2004(04)
[4]论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J]. 刘湘溶,刘雪丰.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1)
[5]世界贸易组织内的“环境”争端[J]. 张若思.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4)
[6]贸易与环境[J]. 张若思.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4)
[7]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J]. 汪劲.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05)
[8]环境概念与环境法对环境概念的选择[J]. 周训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9]核损害责任法律制度研究[J]. 李雅云.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3)
[10]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J]. 林灿铃. 比较法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198223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15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一、环境问题的成因
二、环境问题全球化对传统法律带来的影响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素材选取
一、研究范围
二、素材选取
第二章 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特征及赔偿范围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的一般含义
二、法学的环境概念
第二节 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及特征
一、跨界环境损害的定义
二、跨界环境损害的特征
第三节 跨界环境损害在条约中的赔偿范围
一、与油污损害有关的条约和油污赔偿基金
二、与生产或使用危险物质以及危险废物跨界转移引起损害有关的条约
三、与核损害有关的条约
四、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环境损害有关的条约
五、分析与归纳
第三章 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
第一节 国家责任的法律编簒
一、国家责任的法律编簒范围
二、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
三、国家责任的法律编簒过程
四、国家责任和国际法的编簒与逐步发展
第二节 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条约实践
一、具体规定国家赔偿责任的条约
二、只规定一般赔偿责任、但不进一步具体规定有关的程序性或实质性规则的条约
第三节 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习惯法基础
一、不损害国外环境原则(No-Harm Principle)
二、预防义务(The Duty to Prevent)
第四节 有关跨界环境损害国家责任的实践
一、司法实践
二、联合国赔偿委员会的实践
第四章 跨界环境损害的损失分配模式
第一节 损失分配模式提出的背景
一、国家责任在实践中所面临的问题
二、国家因“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致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在理论上的争议
第二节《原则草案》的主要内容
一、适用范围
二、目的
三、及时和充分的赔偿
四、反应措施
五、国际和国内救济
六、拟定专门的国际制度
七、执行
第三节《原则草案》中几个重要概念之分析
一、关于“国际法不加禁止的危险活动”
二、关于“跨界损害”
三、关于“损失分配模式”
四、关于“反应措施”
第五章 结论:相关法理归纳及关于中国应对跨界环境损害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节 本文基本观点的法理归纳
一、应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环境的定义
二、国家责任制度在解决跨界环境损害争端中的作用有限
三、“国际法不加禁止的行为所致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是国家责任的表现形式
四、国家应确保跨界损害的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
第二节 关于中国政府应对跨界环境损害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二、明确国家在跨界环境损害中承担的预防义务
三、重视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四、确保跨界环境损害受害者获得及时和充分的赔偿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J]. 那力. 法商研究. 2006(06)
[2]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J]. 王曦. 社会科学. 2006(04)
[3]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J]. 那力,张炀. 当代法学. 2004(04)
[4]论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J]. 刘湘溶,刘雪丰.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1)
[5]世界贸易组织内的“环境”争端[J]. 张若思.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4)
[6]贸易与环境[J]. 张若思.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4)
[7]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及其法律对策[J]. 汪劲.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2(05)
[8]环境概念与环境法对环境概念的选择[J]. 周训芳.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5)
[9]核损害责任法律制度研究[J]. 李雅云. 环球法律评论. 2002(03)
[10]论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产生的损害性后果的国家责任[J]. 林灿铃. 比较法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1982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198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