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1:01
在国际商事交往活动中解决商业纠纷的方式不多,当事人之间产生争议时往往会选择诉讼或者仲裁。众所周知,法院的诉讼以公开审理为原则,以不公开审理为例外,法院对案件进行开庭审理,公众有权旁听,记者有权采访报道,而最后的判决也向公众公开,这种公开审理案件的方式,对于当事人来说,变得没有秘密可言。而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过程中,经常涉及到当事人出于某种原因不希望其披露的信息被公之于众的情况,显然此时商事仲裁这种争议解决方式更能够满足当事人的需要,因为仲裁具有秘密性特征。作为一项原则性的规定,仲裁秘密性对于当事人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维护商业声誉,可以避免当事人陷入更多的纠纷,同时在国家作为一方当事人的争议中,仲裁的秘密性特征更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仲裁秘密性的法律基础私法界有三种不同的观点:默示义务、合同义务和法定义务。各个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围绕着这三种不同的观点处理仲裁秘密性问题,从而导致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各国处理仲裁案件的不一致性。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内涵涉及到秘密性的主体、秘密性的适用范围、秘密性适用的例外等若干问题。仲裁保密义务主体包括仲裁当事人、仲裁员和仲裁参与人;其适用范围...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法律基础
1.1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存在的意义
1.1.1 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
1.1.2 有利于维护商业声誉
1.1.3 可以避免当事人陷入更多的纠纷
1.1.4 政治上的考虑
1.2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地位
1.3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渊源
1.3.1 默示义务
1.3.2 合同义务
1.3.3 法定义务
第2章 承担秘密性义务的主体及违反该义务的法律后果
2.1 承担秘密性义务的主体
2.1.1 仲裁当事人
2.1.2 仲裁员
2.1.3 仲裁参与人
2.2 主体违反商事仲裁秘密性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2.1 违反仲裁秘密性使仲裁协议无效
2.2.2 承担违反仲裁秘密性的赔偿责任
2.2.3 法院发布禁止进一步披露信息的禁令
第3章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适用范围及例外
3.1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适用范围
3.1.1 仲裁事实的秘密性
3.1.2 仲裁程序的秘密性
3.1.3 仲裁资料的秘密性
3.1.4 仲裁裁决的秘密性
3.2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例外
3.2.1 当事人的约定
3.2.2 诉诸法院的例外
3.2.3 保护合法利益的合理必要
3.2.4 公共利益
3.2.5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3.2.6 母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披露
3.2.7 基于教育目的的例外
第4章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法律制度的完善
4.1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4.2 构建我国的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法律制度
4.2.1 构建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秘密制度的必要性
4.2.2 如何构建我国的商事仲裁秘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仲裁制度的保密性谈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版)》第33条浅析[J]. 胥博. 苏州工职院. 2007 (04)
[2]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与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评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的影响[J]. 庞卓. 仲裁研究. 2007(02)
[3]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J]. 张丽亚.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7(04)
[4]论仲裁的机密性[J]. 魏文瑞. 当代经理人. 2006(07)
[5]商事仲裁的保密性研究[J]. 胡玉凌. 北京仲裁. 2005(04)
[6]寻求平衡: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问题研究[J]. 周清华,古俊峰,戴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论仲裁的机密性(中)[J]. 杨良宜,莫世杰. 仲裁研究. 2005(01)
[8]论仲裁的机密性(上)[J]. 杨良宜,莫世杰. 仲裁研究. 2004(02)
[9]仲裁的保密性问题研究[J]. 郭玉军,梅秋玲. 法学评论. 2004(02)
[10]论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调控[J]. 甘培忠. 中外法学. 1997(04)
硕士论文
[1]论仲裁的保密性[D]. 逄丽丽.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问题[D]. 李岚.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6453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法律基础
1.1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存在的意义
1.1.1 有利于保护商业秘密
1.1.2 有利于维护商业声誉
1.1.3 可以避免当事人陷入更多的纠纷
1.1.4 政治上的考虑
1.2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地位
1.3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渊源
1.3.1 默示义务
1.3.2 合同义务
1.3.3 法定义务
第2章 承担秘密性义务的主体及违反该义务的法律后果
2.1 承担秘密性义务的主体
2.1.1 仲裁当事人
2.1.2 仲裁员
2.1.3 仲裁参与人
2.2 主体违反商事仲裁秘密性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2.1 违反仲裁秘密性使仲裁协议无效
2.2.2 承担违反仲裁秘密性的赔偿责任
2.2.3 法院发布禁止进一步披露信息的禁令
第3章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适用范围及例外
3.1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适用范围
3.1.1 仲裁事实的秘密性
3.1.2 仲裁程序的秘密性
3.1.3 仲裁资料的秘密性
3.1.4 仲裁裁决的秘密性
3.2 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的例外
3.2.1 当事人的约定
3.2.2 诉诸法院的例外
3.2.3 保护合法利益的合理必要
3.2.4 公共利益
3.2.5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3.2.6 母子公司之间的信息披露
3.2.7 基于教育目的的例外
第4章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法律制度的完善
4.1 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法律制度的发展与现状
4.2 构建我国的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法律制度
4.2.1 构建我国国际商事仲裁秘密制度的必要性
4.2.2 如何构建我国的商事仲裁秘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仲裁制度的保密性谈起——《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规则(2005版)》第33条浅析[J]. 胥博. 苏州工职院. 2007 (04)
[2]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与物权变动的公示公信原则——评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一条的影响[J]. 庞卓. 仲裁研究. 2007(02)
[3]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J]. 张丽亚.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7(04)
[4]论仲裁的机密性[J]. 魏文瑞. 当代经理人. 2006(07)
[5]商事仲裁的保密性研究[J]. 胡玉凌. 北京仲裁. 2005(04)
[6]寻求平衡:国际商事仲裁秘密性问题研究[J]. 周清华,古俊峰,戴晨.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7]论仲裁的机密性(中)[J]. 杨良宜,莫世杰. 仲裁研究. 2005(01)
[8]论仲裁的机密性(上)[J]. 杨良宜,莫世杰. 仲裁研究. 2004(02)
[9]仲裁的保密性问题研究[J]. 郭玉军,梅秋玲. 法学评论. 2004(02)
[10]论对母子公司关系的法律调控[J]. 甘培忠. 中外法学. 1997(04)
硕士论文
[1]论仲裁的保密性[D]. 逄丽丽.华东政法大学 2007
[2]论国际商事仲裁的保密性问题[D]. 李岚.苏州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216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16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