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廷芳的国际法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7 16:17
在十九世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伍廷芳作为精通西律的大家,在当时晚清政治外交活动中起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他运用国际法思想进行外交谈判、处理纠纷、签订条约,这对当时的中国国际法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伍廷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中国人民少受境外强国的欺凌,同时也维护了中国政府的尊严。本文主要研究伍廷芳的国际法思想,主要是从伍廷芳思想的产生背景、内容及在对外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展开论述。第一部分论述伍廷芳思想的产生背景。伍廷芳思想的产生同当时的国际国内环境以及他从小受到的家庭熏陶、所受的西学教育是分不开的。这一章主要从伍廷芳所处的时代背景,当时西方文化对中国人的影响以及伍廷芳的个人生活经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伍廷芳出生的年代正是中外矛盾激化,外国对中国从政治经济甚至思想上全面入侵的时代,这些对他国际法思想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部分论述伍廷芳思想的主要内容。伍廷芳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国际法基本权利的认识。主要是呼吁外国对中国给予平等对待,维护中国应有的尊严和合法权益。第二,对国际法纠纷解决上,他主张先进行谈判,如果不成,则启用国际程序来解决纠纷。反对武力威逼。第...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伍廷芳国际法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
二、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当时的西式知识分子
三、伍廷芳个人的生活经历
第二章 伍廷芳国际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对国家基本权利的认识
二、国际纠纷的解决
三、对国际条约的认识
四、对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的理解
第三章 伍廷芳国际法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尊重人权,保护华侨合法权益
二、坚持国家平等,反对以强凌弱
三、运用国际法原理,处理国际纠纷
四、保护国家合法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律师制度建立的历史进程[J]. 魏奇迅. 法制与社会. 2007(04)
[2]晚清公法外交述论[J]. 张卫明. 国际政治研究. 2007(01)
[3]近代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 修志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4]伍廷芳与中日长崎事件[J]. 张礼恒. 东岳论丛. 2006(02)
[5]伍廷芳与中美专利交涉[J]. 冯秋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6]日本机密档案中的伍廷芳[J].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 清史研究. 2005(01)
[7]小析晚清中国与近代国际法[J]. 陈玥. 兰州学刊. 2004(04)
[8]伍廷芳的国际和平法思想[J]. 方卫军.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04)
[9]公理对强权的抗争——晚清外交家伍廷芳出使美国[J]. 张玮. 国际人才交流. 2003(05)
[10]伍廷芳的“门户开放”观[J]. 牛锦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216900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伍廷芳国际法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错综复杂的时代背景
二、西方文化的进入和当时的西式知识分子
三、伍廷芳个人的生活经历
第二章 伍廷芳国际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对国家基本权利的认识
二、国际纠纷的解决
三、对国际条约的认识
四、对外交和领事关系法的理解
第三章 伍廷芳国际法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尊重人权,保护华侨合法权益
二、坚持国家平等,反对以强凌弱
三、运用国际法原理,处理国际纠纷
四、保护国家合法权益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律师制度建立的历史进程[J]. 魏奇迅. 法制与社会. 2007(04)
[2]晚清公法外交述论[J]. 张卫明. 国际政治研究. 2007(01)
[3]近代国际法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J]. 修志君.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 2006(03)
[4]伍廷芳与中日长崎事件[J]. 张礼恒. 东岳论丛. 2006(02)
[5]伍廷芳与中美专利交涉[J]. 冯秋季.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2)
[6]日本机密档案中的伍廷芳[J]. 孔祥吉,村田雄二郎. 清史研究. 2005(01)
[7]小析晚清中国与近代国际法[J]. 陈玥. 兰州学刊. 2004(04)
[8]伍廷芳的国际和平法思想[J]. 方卫军.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4(04)
[9]公理对强权的抗争——晚清外交家伍廷芳出使美国[J]. 张玮. 国际人才交流. 2003(05)
[10]伍廷芳的“门户开放”观[J]. 牛锦红. 皖西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2169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16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