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我国外国法查明方法规定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1-06-07 17:24
  我国当前的立法对外国法的查明方法并未做出明确规定。1988年《民法通则若干意见》第193条虽然列举了外国法查明的五种途径,但封闭的列举模式和不合逻辑的表述导致了司法解释的诸多疏漏。双边司法协助条约中虽然也有提供和交换法律资料的合作机制,但因缺乏相应的国内实施机制而无法落实。制度的遗缺给司法实践中外国法查明方法的运用带来了诸多困扰。为应对外国法查明方法规定的不足,我国的外国法查明方法规定应借鉴欧美国家的合理经验,采用开放列举模式,充分吸纳各种有效的外国法查明方法,完善相关程序规则,最终建立一个模式开放、方法多元、程序规范的外国法查明方法规则体系。 

【文章来源】: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37(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外国法性质的理论传统与外国法查明方法的制度实践
    (一) 外国法性质的理论分歧
    (二) 外国法查明方法的国内法实践———以英、德、美、法为例
        1. 偏执于“事实说”传统的英国实践
        2. 恪守“法律说”传统的德国实践
        3. 对“事实说”传统进行修正的美国实践
        4. 徘徊于“事实”和“法律”之间的法国实践
二、我国有关外国法查明方法之规定的主要缺陷
    (一) 立法的缺失和对司法解释的过度倚赖
    (二) 司法解释的主要疏漏
    (三) 司法协助途径过于粗略且缺乏具体的国内实施机制
    (四) 外国法查明方法的运用程序规则不完善
三、我国外国法查明方法的实际运用及其主要困境
    (一) 当事人自主查明
    (二) 法官自主查明
    (三) 当事人或法官委托中外法律专家查明
        1. 专家资质缺乏最低标准
        2. 专家的身份和专家意见的性质不明确, 出具专家意见的程序规则不完善
    (四) 法院委托机构查明
    (五) 法院通过外交途径和“中央机关”途径查明
四、我国外国法查明方法规则体系的重塑路径
    (一) 欧美经验的启示与借鉴
    (二) 建立模式开放、方法多元的外国法查明方法规则体系
    (三) 完善外国法查明方法运用的程序规则
        1. 规范当事人和法官自主查明的程序
        2. 完善中外法律专家查明的程序
            (1) 设定专家资质的最低标准
            (2) 明确专家意见的性质, 规范专家查明的程序
        3. 规范机构查明的程序
        4. 完善实施外交途径和“中央机关”途径的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涉外民商事审判中外国判例的适用问题研究[J]. 孙尚鸿.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8(04)
[2]“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开展国际民商事司法协助的法律思考[J]. 宋锡祥,朱柏燃.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3]外国法:“事实”与“法律”之辨[J]. 宋晓.  环球法律评论. 2010(01)
[4]美国法院查明外国法之考察[J]. 霍政欣.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4)
[5]世纪之交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回顾与展望[J]. 丁伟.  政法论坛. 2001(03)
[6]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国际私法立法的重构[J]. 韩德培,肖永平.  法学评论. 1994(05)



本文编号:3216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16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b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