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信用证欺诈风险防范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2 07:28
  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作为支付方式,被广泛的使用,在保障和完成交易时,占有及其重要地位:信用证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是解决了买卖双方当事人的关于信任这个“痛点”,特别是促进全球贸易发展。信用证的出现解决了国际贸易商在交易过程中信任这个矛盾点,缓解了各方的矛盾,分担了风险。国际贸易中贸易商大部分采用通过信用证支付,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出现问题的概率也逐步增长。尤其是信用证欺诈情况时有发生,而我国针对信用证欺诈所制定的专门性法律法规较少,同时欺诈的举证责任和证据标准低,法官自由裁量权过大等等原因,不仅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国际贸易发展,动摇了我国的司法权威,对于我国建设自由民主发达的社会主义法制型国家构成了一定障碍。我国是一个国际贸易大国,贸易量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等国际组织之后,贸易量激增,但是相比较于信用证欺诈救济制度较为完善的国家,我国的救济制度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立法现状,都远远落后,信用证欺诈制度的不完善,对我国的金融安全构成了威胁。笔者从不同的法律角度研究信用证欺诈风险防范问题,有利于加快信用证体系的建立,加强信用证欺诈的防范措施,完善规制信用证诈骗的法律制度... 

【文章来源】: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信用证与信用证欺诈的基本概述
    (一) 信用证基本概述
        1. 信用证的概念
        2. 信用证的特点
        3. 信用证的优点与缺点
    (二) 信用证欺诈基本概述
        1. 信用证欺诈定义与条件
        2. 信用证欺诈的特点
二、信用证欺诈的风险类型与原因
    (一) 信用证欺诈风险类型剖析
        1. 伪造信用证或变造信用证
        2. 信用证软条款进行欺诈
        3. 申请人与开证行恶意串通的信用证欺诈
        4. 受益人自谋的信用证欺诈
        5. 申请人和受益人合谋的信用证欺诈
        6. 受益人与船运公司恶意串通欺诈
    (二) 信用证欺诈发生的原因
        1. 国际贸易当事人自身保护意识较低
        2. 国际惯例的缺陷
        3. 信用证独立性原则
        4. 信用证法制制度不完善
三、信用证风险防范机制比较
    (一) 我国防范信用证欺诈的机制
        1. 防范手段
        2. 防范信用证欺诈的法律规定
    (二) 国际防范信用证欺诈的机制
        1. 防范手段
        2. 防范信用证欺诈的相关公约
四、信用证欺诈风险预防完善建议
    (一) 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
    (二) 丰富法律救济途径及明确举证责任
    (三) 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四) 明确信用证欺诈的管辖权
    (五) 明确实质性欺诈的具体内涵
    (六) 应用拒付的权利
    (七) 明确信用证诈骗与信用证欺诈的法律界定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用证欺诈例外之例外的适用[J]. 李雁玲,李慧娟.  对外经贸实务. 2018(12)
[2]信用证欺诈与信用证诈骗关系之比较研究[J]. 尹鹏.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18(03)
[3]谈我国信用证欺诈及解决对策[J]. 王清萍.  法制博览. 2018(14)
[4]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现状及完善[J]. 吴小渊.  科技视界. 2015(25)
[5]信用证下银行审单原则及其例外的法律分析[J]. 陆彩丽.  经济视角(上). 2013(01)
[6]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的风险和防范[J]. 金赛波.  中国外汇. 2011(10)
[7]欺诈例外条款在英美法系信用证实践中的运用比较[J]. 陆璐.  江海学刊. 2008(01)
[8]我国信用证欺诈例外制度再探——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J]. 吕苏榆.  国际经贸探索. 2007(08)
[9]浅析关于信用证欺诈的相关规定[J]. 侯方淼.  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6(12)
[10]信用证欺诈界定及相关法律问题[J]. 张淑玲.  法学杂志. 2006(02)

硕士论文
[1]信用证欺诈的法律问题研究[D]. 王夏梦.上海师范大学 2017
[2]论我国信用证欺诈救济制度研究[D]. 杨星.重庆大学 2016
[3]信用证欺诈和银行风险防范研究[D]. 罗杰.西南财经大学 2014
[4]论我国对信用证欺诈的认定及其防范对策[D]. 魏琪元.安徽大学 2013
[5]论我国信用证欺诈监管的完善[D]. 孙彤.中国政法大学 2011
[6]河北省对外贸易中信用证风险问题研究[D]. 张宁.河北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262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262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f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