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恐怖主义被害人及其救济问题研究 ——从东突国际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谈起
发布时间:2021-06-15 15:01
在国际怖主义犯罪日益猖獗的今天,国际社会对此投入的关注与精力也越来越多,对预防和惩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做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却忽略了对被害人的保护和救济。对人权的保护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的潮流,对犯罪者人权要予以保护对被害人也更应如此。本文探讨了国际恐怖主义被害人的概念,以中国国內的恐怖主义——“东突”为视角,分析了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的概念特征,介绍了国际上对恐怖主义被害人的救济的理论,以及国内外对被害人保护和救助的实践。以期构建中国的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救济模式。包括救济主体、内容、程序等等。本文认为,要实现对国际恐怖主义被害人的救济应当从建立我国的刑事被害入国家补偿制度入手。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救济模式。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
1.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类型
1.3 东突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第二章 东突恐怖主义犯罪的被害人
2.1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概念
2.2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的总体特征
2.3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与其他被害人的比较
第三章 国际恐怖主义被害人的救济
3.1 责任的承担
3.2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建立
3.3 救济的主体
3.4 救济的内容
第四章 国家补偿制度
4.1 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
4.2 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4.3 各国国家补偿的立法与实践概况
第五章 建立中国的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5.1 我国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救济现状
5.2 建立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5.3 建立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5.4 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内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 郭建安.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2]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论[J]. 齐文远,郭泽强.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3]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J]. 周欣,袁荣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的综述[J]. 夏勇,王焰. 法商研究. 2004(01)
[5]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J]. 张家栋.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03)
[6]反恐立法述评[J]. 王立民. 犯罪研究. 2003(01)
[7]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J]. 陈忠林. 现代法学. 2002(05)
[8]论恐怖主义与恐怖犯罪[J]. 赵雅琦. 洛阳大学学报. 2002(03)
[9]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J]. 王秀梅. 中国法学. 2002(03)
[10]国际反恐怖犯罪与我国刑事立法[J]. 刘凌梅. 法学评论. 2001(02)
本文编号:3231274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
1.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类型
1.3 东突国际恐怖主义组织
第二章 东突恐怖主义犯罪的被害人
2.1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概念
2.2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的总体特征
2.3 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与其他被害人的比较
第三章 国际恐怖主义被害人的救济
3.1 责任的承担
3.2 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建立
3.3 救济的主体
3.4 救济的内容
第四章 国家补偿制度
4.1 国家补偿制度的概念
4.2 国家补偿制度的理论基础
4.3 各国国家补偿的立法与实践概况
第五章 建立中国的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5.1 我国恐怖主义犯罪被害人救济现状
5.2 建立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必要性
5.3 建立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行性
5.4 恐怖主义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内容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J]. 郭建安.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1)
[2]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新论[J]. 齐文远,郭泽强.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5)
[3]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初探[J]. 周欣,袁荣林.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我国学界对恐怖主义犯罪定义研究的综述[J]. 夏勇,王焰. 法商研究. 2004(01)
[5]恐怖主义的概念分析[J]. 张家栋.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3(03)
[6]反恐立法述评[J]. 王立民. 犯罪研究. 2003(01)
[7]我国刑法中“恐怖活动犯罪”的认定[J]. 陈忠林. 现代法学. 2002(05)
[8]论恐怖主义与恐怖犯罪[J]. 赵雅琦. 洛阳大学学报. 2002(03)
[9]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J]. 王秀梅. 中国法学. 2002(03)
[10]国际反恐怖犯罪与我国刑事立法[J]. 刘凌梅. 法学评论. 2001(02)
本文编号:32312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31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