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环境损害责任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1 13:08
本文从国际法角度分析跨界环境损害责任问题。当今国际社会跨界损害发生频繁,对环境及人身或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但造成损失的诸多活动既包括伊拉克纵火科威特油田等传统意义上的国际不法行为又包括如核能的和平利用、海上石油运输等危险活动,后者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不可轻易禁止。为保护环境、及时充分填补环境损害,需要明确跨界损害责任规则。本文第一章首先界定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及范围,为下文的论述打好逻辑基础;其次,分析了国际法学界对跨界损害责任制度的理论体系。第二章论述国家责任。以国际法委员会对国家责任制度的编纂为线索,其次阐明国家为跨界损害承担责任的义务基础及归责原则等理论问题,最后总结该领域的国际司法实践及立法实践。第三章论述国家赔偿责任。国家赔偿责任是国际法委员会在“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致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专题发展出的一种责任模式。本文以国际法委员会对此专题的编纂为线索,在阐明国家赔偿责任的现行理论的基础上,从理论及实践两方面分析国家赔偿责任的不必要性。第四章介绍本领域的新发展。国际法委员会“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所致损害性后果的国际责任”专题在转变编纂思路后转向对预防义务及损失分配模式的编纂...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跨界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概述
(一) 跨界环境损害的界定
1.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辨析
2.损害的范围
3.从“污染”到“损害”——用语的变迁
4.跨界损害的两个重要特征
(二) 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体系
二、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
(一) 国际法委员会对相关规则的编篡
1.国家责任的范围
2.国际法委员会对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的区分
3.关于《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的编篡过程
(二) 跨界损害领域国家责任制度的义务基础以及归责原则
1. 不损害国外环境的习惯法规则
2. 跨界损害领域私人行为的国家责任
3. 国家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之争
(三) 国家责任在跨界损害领域的适用
1.特雷尔冶炼厂案等司法实践
2.国家责任在国际文件方面的实践
三、国家损害赔偿责任
(一) 概述
1.国家损害赔偿责任概念
2.有关“国家损害赔偿责任”的产生和编篡
3.编篡成果评析
(二) 国家赔偿责任理论及实践以及对国家赔偿责任的质疑
1.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和性质的传统学说
2.对国家赔偿责任理论上的质疑
3.家赔偿责任的实践
4.小结
四、跨界损害责任的新模式——《损失分配原则草案》
(一) 提出背景
1.国家责任形式的弊端以及必要性
2.民事责任的发展及优劣点分析
(二) 现有条约中损失分配模式
1.防止石油污染公约
2.核能和平利用领域的损失分配
3.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领域损失分配
4.空间实体致损赔偿领域损失分配
5.小结
(三) 《损失分配原则草案》对损失分配模式的编篡与发展
1.严格责任的采用
2.个人优先赔偿责任和国家补充赔偿责任相结合的损失分配模式
3.损失分配原则草案的意义
五、观点总结
(一) 国家赔偿责任是国家责任的一种
(二) 完善损失分配机制是解决跨界损害赔偿问题的可行之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界损害责任制度的新发展[J]. 万霞. 当代法学. 2008(01)
[2]论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J]. 周忠海.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5)
[3]从松花江污染事故看跨界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途径[J]. 王曦,杨华国. 现代法学. 2007(03)
[4]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J]. 那力. 法商研究. 2006(06)
[5]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J]. 王曦. 社会科学. 2006(04)
[6]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J]. 那力,张炀. 当代法学. 2004(04)
[7]论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J]. 刘湘溶,刘雪丰.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1)
博士论文
[1]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 杨华国.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 李伟芳.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0733
【文章来源】:外交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跨界环境损害责任制度概述
(一) 跨界环境损害的界定
1.跨界环境损害的概念辨析
2.损害的范围
3.从“污染”到“损害”——用语的变迁
4.跨界损害的两个重要特征
(二) 跨界环境损害责任体系
二、跨界环境损害的国家责任
(一) 国际法委员会对相关规则的编篡
1.国家责任的范围
2.国际法委员会对初级规则和次级规则的区分
3.关于《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的编篡过程
(二) 跨界损害领域国家责任制度的义务基础以及归责原则
1. 不损害国外环境的习惯法规则
2. 跨界损害领域私人行为的国家责任
3. 国家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与严格责任之争
(三) 国家责任在跨界损害领域的适用
1.特雷尔冶炼厂案等司法实践
2.国家责任在国际文件方面的实践
三、国家损害赔偿责任
(一) 概述
1.国家损害赔偿责任概念
2.有关“国家损害赔偿责任”的产生和编篡
3.编篡成果评析
(二) 国家赔偿责任理论及实践以及对国家赔偿责任的质疑
1.国家赔偿责任构成要件和性质的传统学说
2.对国家赔偿责任理论上的质疑
3.家赔偿责任的实践
4.小结
四、跨界损害责任的新模式——《损失分配原则草案》
(一) 提出背景
1.国家责任形式的弊端以及必要性
2.民事责任的发展及优劣点分析
(二) 现有条约中损失分配模式
1.防止石油污染公约
2.核能和平利用领域的损失分配
3.危险废物越境转移领域损失分配
4.空间实体致损赔偿领域损失分配
5.小结
(三) 《损失分配原则草案》对损失分配模式的编篡与发展
1.严格责任的采用
2.个人优先赔偿责任和国家补充赔偿责任相结合的损失分配模式
3.损失分配原则草案的意义
五、观点总结
(一) 国家赔偿责任是国家责任的一种
(二) 完善损失分配机制是解决跨界损害赔偿问题的可行之法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跨界损害责任制度的新发展[J]. 万霞. 当代法学. 2008(01)
[2]论危险活动所致跨界损害的国际赔偿责任[J]. 周忠海.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05)
[3]从松花江污染事故看跨界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的解决途径[J]. 王曦,杨华国. 现代法学. 2007(03)
[4]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两个重大变化[J]. 那力. 法商研究. 2006(06)
[5]论“国际法未加禁止之行为引起有害后果之国际责任”[J]. 王曦. 社会科学. 2006(04)
[6]国际环境损害责任的私法化[J]. 那力,张炀. 当代法学. 2004(04)
[7]论国家的国际环境责任[J]. 刘湘溶,刘雪丰.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1)
博士论文
[1]论跨界环境损害的国际法律责任体系[D]. 杨华国.上海交通大学 2007
[2]跨界环境损害法律责任论[D]. 李伟芳.华东政法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40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40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