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遏制
发布时间:2021-06-25 16:28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充分表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已成为严重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成为困扰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因此,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各种犯罪活动已成为我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共识和当务之急,界定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探讨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滋生的根源及发展趋势,寻求有效的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遏制措施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笔者试图从法律的角度,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作出解析,并在比较联合国相关公约和世界各国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法律的基础上,对如何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提出建设性意见。本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概述,主要阐述国际恐怖主义罪概念、特征、种类的基础理论。第二部分是介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成因及其发展趋势。第三部分是论述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现状。第四部分是提出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建议。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
1.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1.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种类
第二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成因及发展趋势
2.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
2.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状况
3.1 国际组织反恐国际公约
3.2 世界主要国家反恐立法
第四章 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建议
4.1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
4.2 完善国际反恐公约
4.3 加强国际合作
4.4 完善我国反恐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几点思考[J]. 高芙蓉. 前沿. 2002(10)
[2]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J]. 王秀梅. 中国法学. 2002(03)
[3]“9·11”事件与全球恐怖主义治理[J]. 王庭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04)
[4]恐怖主义犯罪的主客观层面辨析[J]. 张有胜,唐申.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5]恐怖主义根源探析[J]. 杨明杰. 现代国际关系. 2002(01)
[6]当前国际恐怖活动新动向[J]. 符春华. 现代国际关系. 2001(03)
[7]国际反恐怖犯罪与我国刑事立法[J]. 刘凌梅. 法学评论. 2001(02)
[8]冷战后恐怖主义的动因分析[J]. 王世雄,胡泳浩.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11)
本文编号:3249540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述
1.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概念
1.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
1.3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主要种类
第二章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成因及发展趋势
2.1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成因
2.2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立法状况
3.1 国际组织反恐国际公约
3.2 世界主要国家反恐立法
第四章 遏制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相关建议
4.1 构建国际和谐社会
4.2 完善国际反恐公约
4.3 加强国际合作
4.4 完善我国反恐立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几点思考[J]. 高芙蓉. 前沿. 2002(10)
[2]论恐怖主义犯罪的惩治及我国立法的发展完善[J]. 王秀梅. 中国法学. 2002(03)
[3]“9·11”事件与全球恐怖主义治理[J]. 王庭东.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2(04)
[4]恐怖主义犯罪的主客观层面辨析[J]. 张有胜,唐申. 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02)
[5]恐怖主义根源探析[J]. 杨明杰. 现代国际关系. 2002(01)
[6]当前国际恐怖活动新动向[J]. 符春华. 现代国际关系. 2001(03)
[7]国际反恐怖犯罪与我国刑事立法[J]. 刘凌梅. 法学评论. 2001(02)
[8]冷战后恐怖主义的动因分析[J]. 王世雄,胡泳浩. 世界经济与政治. 1998(11)
本文编号:3249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49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