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下我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完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7 17:52
  腐败是从古至今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而随着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腐败与以往相比,不再仅局限于一国或某一地区,而是越来越呈现出跨国性、全球化的特点。为应对越来越严峻的国际腐败形势,联合国于2003年10月31日专门审议并通过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以下简称《公约》)。2005年12月14日,《公约》正式生效。作为《公约》的坚定支持者和积极维护者,我国于2003年12月10日签署《公约》,2005年10月27日经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批准加入。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积极落实《公约》的各项义务。在体制建设方面,实行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监察委员会,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实行监察全覆盖。在立法方面,先后对《刑法》《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多次增订,并制定出台《反洗钱法》《反垄断法》《监察法》等相关法律,从定罪、执法及配套制度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反腐败立法,特别创新增设特别没收程序、缺席审判程序等与《公约》相衔接的内容。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于2006年向联合国声明允许《公约》作为引渡依据,并且强调希望与各缔约...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概述
    1.1 缔结《公约》的背景
    1.2 《公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1.2.1 《公约》的主要内容
            1.2.1.1 预防机制
            1.2.1.2 刑事定罪和执法机制
            1.2.1.3 国际合作机制
            1.2.1.4 资产追回机制
            1.2.1.5 履约监督机制
        1.2.2 《公约》的主要特点
            1.2.2.1 打击与预防并举的同时,更加注重预防
            1.2.2.2 提高行政透明度的同时,促进公众参与
            1.2.2.3 构建严密法网的同时,兼顾实体和程序正义
            1.2.2.4 关注政府和公共领域腐败的同时,加强对私营部门的监管
            1.2.2.5 尊重各国法律制度的同时,加强国际反腐败合作
    1.3 《公约》在刑事程序方面的主要规定
        1.3.1 设置专门且独立的反腐败职能机构
        1.3.2 赋予反腐败职能机构一定的特殊侦查手段
        1.3.3 强化对被追诉者的程序控制和实体处罚
        1.3.4 建立污点证人制度与特殊证明规则
        1.3.5 增强对诉讼参与人的保护
        1.3.6 加强反腐败领域的国际合作
2 中国履行《公约》的现状
    2.1 立法层面
        2.1.1 刑事实体法的增订
        2.1.2 刑事程序法的增订
        2.1.3 其他国内法的增订
    2.2 司法实践层面
        2.2.1 引渡
        2.2.2 司法协助
        2.2.3 资产返还与分享
3 《公约》下中国《刑事诉讼法》存在的问题
    3.1 特殊侦查手段应用有限
    3.2 对诉讼参与人的保护过于空洞
    3.3 特殊证明规则应用范围过窄
    3.4 资产追回与返还制度存在缺陷
    3.5 刑事诉讼程序与监察程序不衔接
4 《公约》下中国《刑事诉讼法》若干制度的完善建议
    4.1 完善特殊侦查手段应用
    4.2 细化诉讼参与人保护制度
    4.3 扩大特殊证明规则的应用
    4.4 落实资产追回相关制度
    4.5 完善与《监察法》的衔接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权能定性与文化塑造:深化监察体制改革的双重维度[J]. 李健.  法学. 2019(12)
[2]纪检监察机关如何没收追缴职务违法犯罪所得——根据不同情形遵循不同的法律程序[J]. 陈雷.  中国纪检监察. 2018(23)
[3]《监察法》与《刑事诉讼法》衔接的若干问题研究[J]. 游紫薇.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8(07)
[4]监察与司法协调衔接的法规范分析[J]. 龙宗智.  政治与法律. 2018(01)
[5]职务犯罪监察调查程序若干问题研究[J]. 陈卫东.  政治与法律. 2018(01)
[6]监察机关办案程序初探[J]. 卞建林.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7]大数据时代涉腐舆情处置机制探究[J]. 董向东.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6(03)
[8]腐败犯罪财产追回中扣押、冻结措施研究——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J]. 孟军.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9]浅析公诉案件中举证责任的两个问题[J]. 黄飞.  法制与社会. 2013(08)
[10]加强县(区)“一把手”权力监督的探索与思考——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J]. 汪维才.  法制与社会. 2012(26)

博士论文
[1]《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 李秀娟.中国政法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国家监察正当法律程序价值及其实现研究[D]. 潘昆仑.西北政法大学 2019
[2]我国与新加坡反腐败调查制度比较研究[D]. 丁莉香.宁夏大学 2019
[3]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运行程序完善[D]. 何士芳.南京师范大学 2019
[4]未审没收财产程序问题研究[D]. 吴丽梅.华东政法大学 2013
[5]《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引渡机制探析[D]. 梅青叶.中国政法大学 2010
[6]论特殊侦查手段[D]. 张联巍.山东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33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533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e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