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30 13:14
随着近年来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在全球的兴起,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保障著作权人应享有的在网络中传播其作品的权利,成为近十年来全球知识产权界倍受关注的问题。在我国,计算机网络服务的发展速度也非常快,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越来越严重的网上侵权行为使我国同样面临着如何规范作品的网络传播行为这一严峻问题。网络传播权作为网络著作权的主要内容,是法律赋予著作权人控制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传播的专有权利,是著作权人的权利在网络环境中的延伸和扩张。网络技术的发展给著作权制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对网络传播权的研究成为著作权领域的重要内容,也是著作权领域讨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我国已经确定了网络传播权的法律地位,将我国的著作权保护制度延伸到了网络空间。由于我国有关网络传播权制度的某些规定尚有缺失,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本文主要包括三大结构:首先,探讨了网络环境的结构和特点及影响著作权权利的重要网络技术,阐述了网络传播权的内涵和特征;其次,分别介绍了国际条约及一些发达国家关于立法概况,鉴于一些发达国家较早涉及网络环境和著作权法的研究,其著作权立法的建设也比我们先行一步,因此通过对国际知识产权组织...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网络环境与网络传播权
2.1 网络环境构成及其特征
2.1.1 网络环境的概念
2.1.2 网络环境的构成
2.1.3 网络环境的特征
2.2 网络环境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
2.2.1 影响著作权制度的相关技术因素
2.2.2 对传统著作权制度特征的变异
2.3 网络传播权概念及其内涵
2.3.1 网络传播权的概念
2.3.2 网络传播权的内涵
2.4 网络传播权的特征
第3章 网络传播权国际社会立法比较研究
3.1 国际条约中的网络传播权
3.1.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的规定(WCT)
3.1.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条约的规定(WPPT)
3.2 部分国家网络传播权的规定
3.2.1 美国的立法实践
3.2.2 欧盟的立法实践
3.2.3 日本的立法实践
3.2.4 澳大利亚的立法实践
3.3 国际社会网络传播权立法评析
第4章 网络传播权保护的法理价值
4.1 体现正义性价值理念
4.2 平衡效率──公平矛盾
第5章 我国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缺失及完善
5.1 我国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现状
5.2 我国现行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缺失
5.2.1 未明确转载、下载是否属于侵权
5.2.2 未明确侵权行为的管辖权
5.2.3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有待商榷
5.2.4 赔偿额度悬而未决
5.2.5 有关技术措施方面的缺憾
5.2.6 关于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问题
5.3 网络传播权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5.4 完善我国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建议
5.4.1 明确规范转载、下载的侵权责任
5.4.2 如何确定侵权行为管辖权的建议
5.4.3 关于网络服务商的归责原则
5.4.4 合理确定赔偿额度
5.4.5 完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的建议
5.4.6 加强网络传播权的限制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律规制[J]. 赵莉. 信息网络安全. 2006(04)
[2]网络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J]. 程业洲.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3]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与主体[J]. 童天乐. 情报杂志. 2005(12)
[4]网络环境下的版权构成要素与新著作权法[J]. 王远均,赵媛,唐莉. 情报科学. 2005(07)
[5]国际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我国立法影响评析[J]. 乔生. 河北法学. 2005(05)
[6]论网络作品的版权技术保护措施[J]. 党跃臣,刘红英. 情报杂志. 2004(04)
[7]论我国技术措施版权保护制度的完善[J]. 胡启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2)
[8]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J]. 冯晓青. 知识产权. 2003(06)
[9]试论数字化作品技术保护措施的版权保护[J]. 王国丽. 情报杂志. 2003(05)
[10]略论信息网络传播权[J]. 于军波. 政法论丛. 2003(01)
硕士论文
[1]论互联网环境中的著作权及其侵权责任[D]. 庞立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257810
【文章来源】: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网络环境与网络传播权
2.1 网络环境构成及其特征
2.1.1 网络环境的概念
2.1.2 网络环境的构成
2.1.3 网络环境的特征
2.2 网络环境对著作权制度的影响
2.2.1 影响著作权制度的相关技术因素
2.2.2 对传统著作权制度特征的变异
2.3 网络传播权概念及其内涵
2.3.1 网络传播权的概念
2.3.2 网络传播权的内涵
2.4 网络传播权的特征
第3章 网络传播权国际社会立法比较研究
3.1 国际条约中的网络传播权
3.1.1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著作权条约的规定(WCT)
3.1.2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表演和录音条约的规定(WPPT)
3.2 部分国家网络传播权的规定
3.2.1 美国的立法实践
3.2.2 欧盟的立法实践
3.2.3 日本的立法实践
3.2.4 澳大利亚的立法实践
3.3 国际社会网络传播权立法评析
第4章 网络传播权保护的法理价值
4.1 体现正义性价值理念
4.2 平衡效率──公平矛盾
第5章 我国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缺失及完善
5.1 我国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现状
5.2 我国现行网络传播权的立法缺失
5.2.1 未明确转载、下载是否属于侵权
5.2.2 未明确侵权行为的管辖权
5.2.3 网络服务提供商的归责原则有待商榷
5.2.4 赔偿额度悬而未决
5.2.5 有关技术措施方面的缺憾
5.2.6 关于网络传播权的权利限制问题
5.3 网络传播权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5.4 完善我国网络传播权的立法建议
5.4.1 明确规范转载、下载的侵权责任
5.4.2 如何确定侵权行为管辖权的建议
5.4.3 关于网络服务商的归责原则
5.4.4 合理确定赔偿额度
5.4.5 完善技术措施法律保护的建议
5.4.6 加强网络传播权的限制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息网络传播权之法律规制[J]. 赵莉. 信息网络安全. 2006(04)
[2]网络著作权若干问题研究[J]. 程业洲.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1)
[3]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特征与主体[J]. 童天乐. 情报杂志. 2005(12)
[4]网络环境下的版权构成要素与新著作权法[J]. 王远均,赵媛,唐莉. 情报科学. 2005(07)
[5]国际信息网络传播权对我国立法影响评析[J]. 乔生. 河北法学. 2005(05)
[6]论网络作品的版权技术保护措施[J]. 党跃臣,刘红英. 情报杂志. 2004(04)
[7]论我国技术措施版权保护制度的完善[J]. 胡启明. 湖南社会科学. 2004(02)
[8]利益平衡论:知识产权法的理论基础[J]. 冯晓青. 知识产权. 2003(06)
[9]试论数字化作品技术保护措施的版权保护[J]. 王国丽. 情报杂志. 2003(05)
[10]略论信息网络传播权[J]. 于军波. 政法论丛. 2003(01)
硕士论文
[1]论互联网环境中的著作权及其侵权责任[D]. 庞立民.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本文编号:3257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57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