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国际法探究
发布时间:2021-07-10 17:01
自2014年起,中国政府在南海部分岛礁上进行了规模空前的建设活动。迄今为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原本狭小的岩礁变成了功能完备的“人工岛屿”,面貌焕然一新。然而,对于我国的这一主权范围之内的管控活动,某些国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反对质疑我国在南海的行动。同时,我国这种新型岛礁的性质不同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人工岛屿”,因而适用法律困难,模糊的法律地位使得其海洋权利不明确,也导致国际实践中产生争议。本文主要从三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理论概述,从国际法与现实的角度来论证,中国政府对南海岛礁进行建设活动,具有充足的合法性与必要性。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分析研究,明确我国扩建后的南海岛礁的性质,并试图推测其国际法定位。第三部分是对南海造岛的国际舆论进行法律评析,驳斥有关国家的不实言论,从而明确中国政府对于岛礁建设的态度。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概述
1.1 国际法视野下的造岛行为
1.2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合法性
1.2.1 中国政府对南海相关岛礁享有主权
1.2.2 国家主权的正当行使
1.2.3 岛礁建设为国际法所允许
1.2.4 其他国家无权指责干涉
1.3 中国南海造岛的必要性
1.3.1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1.3.2 为国际水路航行提供便利
1.4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概况
1.4.1 近年来岛礁建设的成果
1.4.2 渚碧礁的建设情况简介
第2章 南海“人工岛屿”的国际法地位探析
2.1 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岛礁的规定
2.1.1 岛屿的定义及国际法地位
2.1.2 岩礁的国际法地位
2.1.3 岛屿与岩礁的辨析
2.1.4 荒谬的“南海仲裁案”
2.1.5 渚碧礁的国际法性质
2.2 国际海洋法公约对人工岛屿的规定
2.2.1 人工岛屿的识别
2.2.2 人工岛屿的相关规定
2.3 我国南海“人工岛屿”的分析
2.3.1 我国南海“人工岛屿”与公约规定的差别
2.3.2 混合人工岛屿的国际法地位探析
2.3.3 美军舰驶入渚碧礁12海里事件
第3章 中国造岛与日本冲之鸟造岛的区别
3.1 冲之鸟礁的国际法分析
3.1.1 冲之鸟礁扩建的法律意义
3.1.2 冲之鸟的准确定性
3.1.3 日本政府的企图与失败
3.2 中国政府的造岛主张与日本对比
第4章 中国南海造岛的国际反应及评析
4.1 南海造岛与海洋航行自由
4.1.1 美国政府所谓的航行自由权
4.1.2 南海岛礁建设不影响航行自由
4.2 南海造岛与区域稳定
4.2.1 中国政府始终是区域稳定的引领者
4.2.2 南海有关国家才是破坏地区稳定的因素
4.2.3 南海造岛不影响区域稳定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岛屿国际法地位的历史嬗变[J]. 范健,梁泽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02)
[2]审视南海岛礁建设法理性问题中的三个国际法维度[J]. 马博. 法学评论. 2015(06)
[3]从国际法角度解读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的法律性质问题[J]. 赵心. 理论与改革. 2015(06)
[4]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与域外大国反应[J]. 邢瑞利,刘艳峰. 国际关系研究. 2015(05)
[5]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地的合法性问题[J]. 罗国强. 南洋问题研究. 2015(03)
[6]中国在南沙群岛扩礁加固行为的国际法效力问题[J]. 王勇. 太平洋学报. 2015(09)
[7]岛礁建设对南海领土争端的影响:国际法上的挑战[J]. 邹克渊.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05)
[8]美国军舰进入南沙岛礁领海的可能影响及应对策略[J]. 金永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9]造岛行为的主权合法性判别[J]. 俞世峰. 法学. 2015(07)
[10]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J]. 袁发强. 法学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3276318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概述
1.1 国际法视野下的造岛行为
1.2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合法性
1.2.1 中国政府对南海相关岛礁享有主权
1.2.2 国家主权的正当行使
1.2.3 岛礁建设为国际法所允许
1.2.4 其他国家无权指责干涉
1.3 中国南海造岛的必要性
1.3.1 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1.3.2 为国际水路航行提供便利
1.4 中国南海岛礁建设的概况
1.4.1 近年来岛礁建设的成果
1.4.2 渚碧礁的建设情况简介
第2章 南海“人工岛屿”的国际法地位探析
2.1 国际海洋法公约对岛礁的规定
2.1.1 岛屿的定义及国际法地位
2.1.2 岩礁的国际法地位
2.1.3 岛屿与岩礁的辨析
2.1.4 荒谬的“南海仲裁案”
2.1.5 渚碧礁的国际法性质
2.2 国际海洋法公约对人工岛屿的规定
2.2.1 人工岛屿的识别
2.2.2 人工岛屿的相关规定
2.3 我国南海“人工岛屿”的分析
2.3.1 我国南海“人工岛屿”与公约规定的差别
2.3.2 混合人工岛屿的国际法地位探析
2.3.3 美军舰驶入渚碧礁12海里事件
第3章 中国造岛与日本冲之鸟造岛的区别
3.1 冲之鸟礁的国际法分析
3.1.1 冲之鸟礁扩建的法律意义
3.1.2 冲之鸟的准确定性
3.1.3 日本政府的企图与失败
3.2 中国政府的造岛主张与日本对比
第4章 中国南海造岛的国际反应及评析
4.1 南海造岛与海洋航行自由
4.1.1 美国政府所谓的航行自由权
4.1.2 南海岛礁建设不影响航行自由
4.2 南海造岛与区域稳定
4.2.1 中国政府始终是区域稳定的引领者
4.2.2 南海有关国家才是破坏地区稳定的因素
4.2.3 南海造岛不影响区域稳定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工岛屿国际法地位的历史嬗变[J]. 范健,梁泽宇.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6(02)
[2]审视南海岛礁建设法理性问题中的三个国际法维度[J]. 马博. 法学评论. 2015(06)
[3]从国际法角度解读中国南沙岛礁建设的法律性质问题[J]. 赵心. 理论与改革. 2015(06)
[4]中国南海岛礁建设与域外大国反应[J]. 邢瑞利,刘艳峰. 国际关系研究. 2015(05)
[5]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地的合法性问题[J]. 罗国强. 南洋问题研究. 2015(03)
[6]中国在南沙群岛扩礁加固行为的国际法效力问题[J]. 王勇. 太平洋学报. 2015(09)
[7]岛礁建设对南海领土争端的影响:国际法上的挑战[J]. 邹克渊.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2015(05)
[8]美国军舰进入南沙岛礁领海的可能影响及应对策略[J]. 金永明.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4)
[9]造岛行为的主权合法性判别[J]. 俞世峰. 法学. 2015(07)
[10]国家安全视角下的航行自由[J]. 袁发强. 法学研究. 2015(03)
本文编号:32763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76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