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京都议定书》的经济法对策

发布时间:2021-07-14 10:30
  今后10年,地球肯定会进一步变暖,随之而来的是更频繁、更剧烈的火灾、泥石流、热浪、干旱和破坏力更强的飓风。目前已有大量的证据有力地证明了正是由于人类向大气过多的排放了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等温室气体,才使大气平均温度有明显升高。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正是基于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世界各国才努力寻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办法——即《<气候变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简称《京都议定书》。一、《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和签订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签定经历了:1、萌芽阶段——斯德哥尔摩会议。会议通过了《斯德哥尔摩宣言》。此宣言主张:“为了这一代和将来的世世代代的利益,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其中包括空气、水、土地、植物和动物,特别是自然生态中具有代表性的标本,必须通过周密计划和适当管理加以保护”。因此,这些规定也就为后来人们为保护大气环境、治理大气温室气体排放而签订的《京都议定书》提供了理论根基,成为《京都议定书》签订的基础之一。2、发展阶段——《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 

【文章来源】: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京都议定书》的缘由
    第一节 斯德哥尔摩会议:《京都议定书》产生的基础
    第二节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的雏形
    第三节 《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与生效
第二章 《京都议定书》的经济法学分析及结论
    第一节 《京都议定书》的经济法学分析
    第二节 经济法学分析结论之一——《京都议定书》带来的机遇
    第三节 经济法学分析结论之二——《京都议定书》带来的挑战
第三章 建立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以应对《京都议定书》
    第一节 构建循环经济法律制度是应对《京都议定书》的根本之策
    第二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构建
    第三节 我国循环经济法律制度的实施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能源现状及可再生能源开发问题[J]. 邵强.  西部探矿工程. 2005(04)
[2]中国能源中的煤炭工业[J]. 连璞,刘建敏,唐相东.  中国能源. 2003(05)
[3]循环经济及其法律调控模式[J]. 陈赛.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1)
[4]循环型社会视野下的法律发展[J]. 郑少华,曲阳,佐藤孝弘,宋健敏,唐荣智,李伟芳.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 2002(04)
[5]《京都议定书》的前途及其国际经济和政治影响[J]. 陈迎,庄贵阳.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06)



本文编号:3283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283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