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中国国际商事仲裁监督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12:16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解决国际商事纠纷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发展最为迅速和最受欢迎的是仲裁。经济、迅速和保密是国际商事仲裁程序最显著的特点。和其他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方式相比,仲裁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仲裁裁决的最大特征是一裁终局性,与此同时,这样的特征有很大的可能造成不公正的裁决。因此国际商事仲裁监督制度应运而生,监督是一种对权力的制约,是一种对错误仲裁裁决的纠正。国际商事仲裁监督的主体通常是法院,法院监督方式包括审查、撤销、不予执行等,从而实现司法救济。虽然监督对国际商事仲裁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关于监督的范围和程度却往往在理论界引起很大的争议。例如:在我国有些学者坚持双轨制监督,而有些学者却坚持并轨制监督。目前,对国际商事仲裁司法监督的形势偏向于使法院的监督强度弱化。因此,有些学者建议,我国应当改变双轨制监督的传统,实行“单轨制”的监督方式。另外,适度监督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在仲裁实践中,因为传统法律观念的桎梏,很多仲裁员关注仲裁的公正性而忽视了仲裁的效率价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我国《仲裁法》应当修改仲裁监督范围,对司法监督的对象、范围和程度进行明确规定,解决... 

【文章来源】:郑州大学河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 研究方法
    三 文章结构
第一章 国际商事仲裁监督的法理和现实需要
    第一节 国际商事仲裁监督的法理依据
        一 效率与公正的权衡
        二 仲裁的民间性
        三 仲裁的独立性
        四 仲裁的公正性
    第二节 国际商事仲裁监督的现实需要
        一 仲裁的不公开原则
        二 社会现实的需要
        三 任何制度本身都有其缺陷
第二章 并轨制、双轨制之争与适度监督理论
    第一节 并轨制与双轨制之争
        一 我国现行仲裁监督机制
        二 双轨制的消极影响
        二 实行并轨制的可行性
    第二节 关于国际商事仲裁监督的理论
        一 双重监督理论
        二 程序监督论
        三 适度监督论
    第三节 适度监督论实施的必要性
第三章 公共秩序的适用与限制问题
    第一节 公共秩序的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 国际商事仲裁中的公共政策综述
        二 公共政策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表现形式
        三 公共秩序的监督作用
    第二节 公共秩序在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对公共政策的理解不一致
        二 缺乏推理和解释
        三 特有的报告制度效力有限
    第三节 如何处理公共政策与商事仲裁之间的关系
        一 明确公共政策的具体内涵
        二 加强完善内部报告制度
第四章 非内国化仲裁理论
    第一节 起源和历史发展
        一 理论背景
        二 国际立法实践
    第二节 非内国化仲裁裁决的效力和监督
        一 非内国化仲裁的效力
        二 非内国化仲裁的监督
    第三节 非内国化仲裁理论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仲裁纠错机制的建立
    第一节 错误仲裁裁决
        一 错误仲裁裁决出现的原因
        二 错误仲裁裁决的危害以及救济
    第二节 上诉机制的设立
        一 上诉制度的指导原则
        二 上诉的制度设计
        三 上诉机构的设置
        四 上诉条件
        五 上诉程序
        六 上诉限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倡议下我国仲裁员制度的创新研究[J]. 郇恒娟,张圣翠.  国际商务研究. 2019(03)
[2]浅谈仲裁员回避制度[J]. 张翼飞.  法制博览. 2019(08)
[3]中国国际商事仲裁中保全措施决定权分配的疑难问题与新近发展[J]. 李贤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国际商事仲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褚佳磊.  法制与社会. 2018(25)
[5]从裁决不一致性论国际投资仲裁上诉机制[J]. 李凤宁,李明义.  政法学刊. 2018(02)
[6]告别“一裁终局”?——中国大陆商事仲裁实体上诉机制研究[J]. 宋肇屹.  北京仲裁. 2017(04)
[7]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经验——习近平司法体制改革思想研究[J]. 陈卫东.  法学研究. 2017(05)
[8]论《纽约公约》中“非内国裁决”在我国的实践与展望[J]. 陆松.  山西青年. 2016(21)
[9]“非内国化仲裁”理论对仲裁国籍识别的影响之研究[J]. 常克非.  法制与社会. 2016(31)
[10]论我国仲裁司法监督的双轨制[J]. 赵伊宁.  法制与社会. 2016(23)



本文编号:3426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26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1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