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12:10
中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有“第二波斯湾”之称。这决定了其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政治地位,本世纪70年代以来周边各国纷纷在南海海域竞相抢占岛礁,划分大陆架或专属经济区,进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使这一地区的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成为世界上争议面积最大、介入国家最多的“热点海域”。从国际法角度对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维护我国领海主权,促进南海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对世界海域争议地区的解决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南海矿产资源开发所涉及的法律问题有许多、领域也很广,有国际公法问题、海洋法问题,还有诸如私法、合同法、税法等方面的问题,十分复杂。本文主要从国际公法的角度,特别是海洋法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问题。文中,首先列举了从国际法上解决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争端的四种可能方案,即协商划界、维持现状、司法或仲裁、共同开发等,分析了其利与弊,认为共同开发是目前南海矿产资源开发的最有效和最可行的途径。其次,论述了共同开发理论的基本问题。其中包括;汇总了中外学者对共同开发的不同解释,并阐述了自己对共同开发定义的理解;概括了共同开发的特...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
1.1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概述
1.2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争端
第2章 解决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争端的可能方案评析
2.1 协商划界
2.2 维持现状
2.3 司法或仲裁解决
2.4 共同开发
第3章 共同开发制度的基本问题
3.1 共同开发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2 共同开发的界定
3.3 共同开发的法律特征
3.3.1 共同开发的自愿性
3.3.2 共同开发的主体是国家
3.3.3 共同开发的客体具有共享性
3.3.4 共同开发不创设既得权利
3.4 共同开发的国际法律依据
3.4.1 共同开发的基本法律依据
3.4.2 共同开发的直接法律依据
第4章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的共同开发
4.1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的条件
4.2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出
4.3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可行性分析
4.4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面临的问题
4.4.1 岛屿主权存在争端
4.4.2 争议海区难以确定
4.4.3 中国对南海的实际控制较弱
4.4.4 各国对共同开发的理解不一致
4.5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方案评析
4.5.1 “适用于所有各方”的、“人人有份”的方案
4.5.2 印度尼西亚的“环形方案”
4.5.3 “南海海域三层级”方案
4.6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的焦点问题
4.6.1 共同开发与“主权属我”的关系问题
4.6.2 在划界前后进行共同开发的问题
4.6.3 对中国南海划界或共同开发选择的看法
4.7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的实践
4.7.1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尝试
4.7.2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新进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国际法视角看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J]. 梁咏. 法学. 2006(08)
[2]南沙问题研究[J]. 陈洪波. 宜春学院学报. 2006(01)
[3]国际法视野下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制度[J]. 张琳.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05)
[4]“共同开发”模式初探:南中国海争端之解决[J]. 管松. 中国渔业经济. 2005(05)
[5]南海共同开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J]. 谭再文. 南洋问题研究. 2005(03)
[6]“搁置争端、共同开发”: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方式[J]. 王玫黎.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2(02)
[7]“南海问题”初探[J]. 李南杰. 池州师专学报. 2002(01)
[8]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邓小平处理边界领土争端的独特视角[J]. 刘雪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1(02)
[9]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J]. 李国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03)
[10]南海诸岛历史地理[J]. 林漫宙,吉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2)
博士论文
[1]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法律问题研究[D]. 孙炳辉.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南沙群岛争端和平解决方式研究[D]. 石鹏飞.中国海洋大学 2005
[2]论海洋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基础[D]. 常明霞.中国政法大学 2005
[3]共同开发制度与南沙问题[D]. 宋冬.外交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464629
【文章来源】:大连海事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及开发现状
1.1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概述
1.2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争端
第2章 解决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开发争端的可能方案评析
2.1 协商划界
2.2 维持现状
2.3 司法或仲裁解决
2.4 共同开发
第3章 共同开发制度的基本问题
3.1 共同开发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3.2 共同开发的界定
3.3 共同开发的法律特征
3.3.1 共同开发的自愿性
3.3.2 共同开发的主体是国家
3.3.3 共同开发的客体具有共享性
3.3.4 共同开发不创设既得权利
3.4 共同开发的国际法律依据
3.4.1 共同开发的基本法律依据
3.4.2 共同开发的直接法律依据
第4章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的共同开发
4.1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的条件
4.2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出
4.3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可行性分析
4.4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面临的问题
4.4.1 岛屿主权存在争端
4.4.2 争议海区难以确定
4.4.3 中国对南海的实际控制较弱
4.4.4 各国对共同开发的理解不一致
4.5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方案评析
4.5.1 “适用于所有各方”的、“人人有份”的方案
4.5.2 印度尼西亚的“环形方案”
4.5.3 “南海海域三层级”方案
4.6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的焦点问题
4.6.1 共同开发与“主权属我”的关系问题
4.6.2 在划界前后进行共同开发的问题
4.6.3 对中国南海划界或共同开发选择的看法
4.7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的实践
4.7.1 中国南海共同开发尝试
4.7.2 中国南海矿产资源共同开发新进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国际法视角看中日东海大陆架划界争端[J]. 梁咏. 法学. 2006(08)
[2]南沙问题研究[J]. 陈洪波. 宜春学院学报. 2006(01)
[3]国际法视野下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制度[J]. 张琳.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05)
[4]“共同开发”模式初探:南中国海争端之解决[J]. 管松. 中国渔业经济. 2005(05)
[5]南海共同开发的国际政治经济学[J]. 谭再文. 南洋问题研究. 2005(03)
[6]“搁置争端、共同开发”:解决国际争端的新方式[J]. 王玫黎.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02(02)
[7]“南海问题”初探[J]. 李南杰. 池州师专学报. 2002(01)
[8]搁置争议 共同开发——邓小平处理边界领土争端的独特视角[J]. 刘雪明.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01(02)
[9]对解决南沙群岛主权争议几个方案的解析[J]. 李国强.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0(03)
[10]南海诸岛历史地理[J]. 林漫宙,吉夫.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02)
博士论文
[1]共同开发海洋资源法律问题研究[D]. 孙炳辉.中国政法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南沙群岛争端和平解决方式研究[D]. 石鹏飞.中国海洋大学 2005
[2]论海洋油气资源的共同开发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基础[D]. 常明霞.中国政法大学 2005
[3]共同开发制度与南沙问题[D]. 宋冬.外交学院 2005
本文编号:3464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464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