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国际法论文 >

论国际法协调互联网权利与网络主权的进路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2-01-04 09:23
  互联网权利与网络主权可能相互成就又相互掣肘。国际法协调互联网权利与网络主权的努力,肇始于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国际法制的重塑,大致经历了初现端倪、举步维艰及网络时代三个阶段。然而由于各国理论工具的陌路殊途、克减互联网权利的条件未获广泛认可以及协调平台的"碎片化",导致国际法目前所能达成的协调效果有限。为探寻更加公允的国际法协调进路,中国可以将"负责任主权"理念作为协调的理论基础,区别对待相关指导性国际文件的内容,并以联合国框架为核心的多平台参与发展国际法。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论坛. 2019,(09)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0 引言
1 历史演进:时代产物与利益交锋
    1.1 初现端倪:依附于国际人权条约
    1.2 举步维艰:诉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努力失败
    1.3 新进展:网络时代多元协调
2 多重障碍:理论工具、克减条款与机制平台
    2.1 理论工具的陌路殊途
    2.2 克减互联网权利的条件未获广泛认可
    2.3 协调平台呈现 “碎片化”
3 进路重构:中国引导话语重述与平台整合
    3.1 将 “负责任主权”理念作为协调的理论基础
    3.2 区别对待相关指导性国际文件的内容
    3.3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多平台参与发展相关国际法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安全国际合作的障碍与中国作为[J]. 林婧.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2]联合国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中的规范功能研究[J]. 盛辰超.  国际论坛. 2016(03)
[3]全球互联网治理的新趋势及启示——解析“多利益攸关方”模式[J]. 邹军.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11)
[4]多元合作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J]. 董青岭.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11)
[5]后斯诺登时代的全球网络空间治理[J]. 沈逸.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4(05)
[6]负责任主权:理论缘起、演化脉络与争议挑战[J]. 毛维准,卜永光.  国际安全研究. 2014(02)
[7]国家-市场-社会互动中网络空间的全球治理[J]. 蔡翠红.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9)
[8]技术与法律的博弈——网络空间治理之道探究[J]. 胡颖.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3)
[9]世界正义的发展与主权利益的选择——国际人权司法化与中国立场[J]. 何志鹏,孙璐.  当代法学. 2011(03)



本文编号:35680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guojifa/35680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3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